4月22日,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李俊岭就目前我省产业研究院和制作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李俊岭称,产业研究院是构建创新链条中的关键一环,致力于实现应用研究“从1到100”的跨越,是打通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起草《河南省推进省产业研究院建设实施方案》《河南省产业研究院管理办法(试行)》,遴选确定了首批10家省产业研究院;今年3月20日,两个政策文件已经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正式印发;3月22日,楼阳生书记亲自为第二批15家省产业研究院揭牌。目前,河南省产业研究院数量已达到25家,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分布在郑州、洛阳等13个地市。

据李俊岭介绍,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制造强国建设安排部署的一项重点任务。制造业创新中心突出协同创新取向,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培育建设了2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含6家培育单位),涵盖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医疗康复和绿色食品等行业,其中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已升级成为第1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先后发布了中国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100马力新能源无人驾驶轮边电动拖拉机样机,多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农机大数据平台链接31个省份、超过10万台农机接入网络,实现远程定位查找、状态监控、预警报警等功能;氟基功能新材料创新中心承担的年产5000吨电子级氢氟酸项目进入中试建设和试生产,突破技术封锁,产品替代进口;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创新中心研发的功能型聚酯(PETG)原材料和热收缩薄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李俊岭表示,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都是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成为研发、中试、产业化、工程化于一体的创新联合体,带动人才、技术、成果、平台等创新资源向河南集聚,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是完善支持政策。制定完善支持产业研究院发展的具体政策,加大资金、项目、人才等支持力度。二是加强跟踪服务。指导省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督促各地市加强对省产业研究院的支持,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解决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开展联合攻关。计划在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征集行业技术攻关项目需求,支持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等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的技术和产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真正把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引领我省产业技术创新的靓丽名片!

(正观新闻记者 孙珂)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