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教学区和实训区——她就是2004年从河南科技学院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毕业,毅然投身民办职业教育领域的琚爱云教授。作为河南省较早一批选择民办教育的专业教师,廿一载春秋,她始终以母校“职教师资摇篮”的培养为根基,用专业与坚守书写了一段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精彩华章。

师资培育的引领者:搭建青年教师成长阶梯

“青年教师是职业教育的未来”,这是琚爱云常挂嘴边的话。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她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近两年指导曾丹莹、田永庆等 4 名青年教师,创新形成“教学-竞赛-科研”三维度培养模式。她独创的“三段式”指导法——入门带教、独立承担、创新突破,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所指导教师逐渐在教学、竞赛和科研方面成为智能制造学院的骨干。

“琚院长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管理,从科研选题到项目申报,她就像一本‘活的职业教育百科全书’。” 青年教师曾丹莹这样感慨。

专业建设的开拓者:构建"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琚爱云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把握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痛点,主导完成省级课题 “机电一体化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该创新模式将“课程教学、实训操作、技能竞赛、证书认证、创新实践、企业实习”有机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导向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在此基础上,她主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质量建设提升路径与模式创新研究”项目,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内涵建设,使专业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实现精准同频共振。该项目荣获 2024 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学校乃至区域民办院校专业建设的标杆成果。

技能大赛的金牌教练:以赛促教结硕果

“比赛场就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秉持这一理念,琚爱云深耕竞赛指导领域,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注重通过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近年来,她累计指导学生荣获第九届、第十届河南省机器人竞赛(高职组)一等奖,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高职组)二等奖,河南省绿色制造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三等奖等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

实训基地的建设者:打造产教融合新平台

依托自身企业实践经验与积累的行业资源,琚爱云牵头参与学校实训基地规划与建设。她深入河南依诺电梯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践锻炼,将最新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融入实训项目设计,推动建成了电梯运维、智能控制等一批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实训室。

她主持的省级课题“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点探索“实训基地-课堂教学”双向深度融合机制,使实训基地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核心平台。目前,由她参与规划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已成为区域内服务高职教学、企业培训的有影响力实训基地。

从教廿一载:初心如磐绽芳华

21年前,从河南科技学院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毕业的琚爱云,毅然选择当时尚处于发展初期、外界认知仍存局限的民办职业教育领域。当被问及为何做出这一选择时,她坦言:“河南科技学院的培养让我深刻理解了职业教育的意义,我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尽一份力。”

廿一载春秋,她从青涩教师成长为教授、学术技术带头人,也见证了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从初创到壮大的发展历程。回望这段历程,琚爱云教授坚定地说:“选择民办教育,我从未后悔。这里更有活力,更有创新空间,也更能体现一名职教教师的价值。”

如今,琚爱云依然活跃在教学一线,带领团队深耕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面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她表示:“职业教育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我更要守住这份投身职教的初心,为培养更多扎根产业的大国工匠贡献力量。”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