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扎实开展“七大行动”,其中集体经济培优壮大行动为基层推进乡村振兴划定了清晰路径。在陶村镇陶村,山西豆鑫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以独特的发展模式,让小小的豆腐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金钥匙”,生动诠释了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近日,走进山西豆鑫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在各条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从大豆原料的初处理到最终的成品包装,每一道工序都规范高效,现代化的生产场景取代了传统作坊的零散作业。
山西豆鑫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原有厂房逐渐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今年,在陶村村委会的支持下,企业搬迁至村集体建成的产业综合园,同步引进多套现代化生产设备,实现了生产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搬到新厂区后,我们新增了两台全自动切花机和一台全自动不锈钢油炸机,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生产出的豆腐串更加整齐规范,产能也比原来提升了8到10倍,现在每天能产出1.5吨到2吨成品。”公司负责人吴明介绍道,新设备的投入让企业在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追求产能提升的同时,企业始终将产品质量视为发展的生命线。为了保障豆腐串的品质,企业坚持选用安徽、湖北等地的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融合传统工艺精髓与现代科技优势。从原料筛选、浸泡,到磨浆、煮浆、点卤,再到成型、切割、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全程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过硬的产品品质让企业的销售网络不断拓展,如今产品不仅覆盖盐湖区内的各大超市、蔬菜批发市场,还远销至永济、临猗等地,甚至进入了郑州、太原等省外市场,每天的出货量稳定在2吨左右,在区域豆制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实现了自身效益的提升,更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辐射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在村里的企业上班,离家特别近,每天下班早还能回家做点家务,工作时间也很灵活,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陶村村民姚丽霞道出了许多在企业务工村民的心声。目前,企业已为村里提供了15个就业岗位,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满负荷生产时可带动30到40人就业,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
除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企业还通过村集体分红的方式,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持续动力。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麦峰介绍,为了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村里专门建设了产业综合园,将园区出租给山西豆鑫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租金收入。同时,村集体以30万元资金入股企业,每年能获得5万元的分红收益,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让村民在道路修缮、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等方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从最初的传统作坊,到如今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现代化企业,山西豆鑫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转型之路,不仅让小小的豆腐串成为了特色食品品牌,更成为了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下一步,企业将继续立足盐湖区的资源优势,计划进一步添加生产设备,在提升豆腐串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拓展豆腐、豆腐皮等多元化产品,不断延伸豆制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未来,这家扎根乡村的企业将继续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在带动村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盐湖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基层实践经验。(董晓丹)

晋南新资讯
山西信壹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