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议港码头坐落在扬中市八桥镇西南的长江边。六十年代初,我家从县中搬到了八桥中学(八中)。
在那个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年代,大部分物资都依赖水路船运。镇上的许多物资都是通过思议港码头运送而来。冬季潮水退去时,船无法进入闸口,我们常常需要去思议港码头闸口挑煤等物品回家,一趟来回足有五六公里路。那条长长的路,承载着我们对生活的期待与辛劳。
文革初期,每到节假日,武进湟里的舅舅、舅妈,以及常州二姨妈家的女儿李多多表姐,常会来我家玩。他们都是从常州西瀛里坐船到扬中。每次得知他们要来,我总是非常高兴,早早地就出发去码头迎接。
从八中沿着思议港到江边码头,大约有五六里路。港岸边是成片的村庄和农田,竹林茂密,夏日里绿树成荫。远处村庄传来的鸡鸣狗吠声,与近处树上的蝉鸣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动人的交响乐。我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踏着松软的泥土,听着大自然的乐章,心中满是期待。
思议港码头非常简陋,就是在江堤内侧建了两间茅屋,一间是售票室,另一间是候船室,里面摆放了几张长板凳,供旅客等候和休息。江堤内外芦苇茂密,杂草丛生。长江上波涛滚滚,汽笛声声,不时有黑色的江豚在江面上翻滚嬉戏,为这宁静的江边增添了几分灵动。
我站在江堤上,眺望着远方,心中满着期待。不一会儿,远处出现了一个小黑点,渐渐地由远及近,常州班客船终于停在了码头江面上,停在码头岸边的帆船迎上去,从常州班上接回帆船慢慢靠岸。舅舅和舅妈从长长的翘板上慢慢走了下来,一路有说有笑地往家走去。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喜悦,仿佛所有的等待都化作了此刻的幸福。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没过几天,舅舅和舅妈就要回去了。我又一次为他们送行。站在码头上,江风依旧,但我的心情却大不相同。远处的小黑点渐渐靠岸,看着舅舅、舅妈登上船舷,我的心情无比难受,依依不舍地与他们不停地挥手告别。直到客船渐渐远去,舅舅、舅妈依然站在船舷上远远地挥着手,直到船的影子被茫茫暮色所吞噬。
我的双眼模糊了,回家的路上,泪水忍不住挂满了脸颊。那一刻,离别的惆怅与留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过去的思议港码头早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江堤及高大的思议港大闸,以及江堤下的农家乐供人们休闲、钓鱼。
但印象中的思议港码头,记录着我的欢乐与离愁。那份简单的快乐与真情,那份离别的惆怅与留恋,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珍贵片段。
作者简介:张建农,笔名秋风,1955年11月生,江苏镇江扬中人,祖籍江苏常州。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镇江市作家协会会员、镇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宁古塔签约诗人。诗词散见于:《文学天地》《中外文摘》《新玉文艺》《美丽中国》《三角洲》《稻穗飘香》《宁古塔作家》《多景诗联》等纸刊。
(责任编辑:李莉莉)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