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牛艳滨
金秋时节,荥阳市高山镇的田野里,沉甸甸的谷穗在风中摇曳,农户收割的身影与金黄谷浪相映成趣。这片曾不起眼的 “黄土地”,如今孕育出备受青睐的 “黄金米”,而让小米 “破圈” 的密码,藏在高山镇党建引领的产业发展之路里。
坐拥得天独厚的小米种植条件,高山镇曾一度陷入 “优质小米藏闺中” 的困境:分散种植、粗放加工,村民守着好资源却难增收。为打破僵局,镇党委锚定 “党建 + 产业” 方向,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动能。
“单打独斗难成事,抱团发展才能闯出路!” 秉持这一理念,该镇党委牵头各村成立合作社,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宣讲政策、传授技术。合作社不仅统一提供种植指导,还给出保底收购承诺,彻底打消农户顾虑。如今,合作社已吸纳 300 余户农户,种植面积达 1000 余亩,村民每亩地增收超千元,“分散种植” 彻底升级为 “抱团发展”。
为让小米 “身价倍增”,该镇党委积极争取资金,助力合作社引进现代化加工设备。筛选、清洗、脱皮、包装全流程机械化,既解决了过去手工加工杂质多、碎米率高的问题,又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在此基础上,合作社深挖小米的营养优势,推出月子米、养生米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附加值。
不止小米,在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带动下,合作社还依托本地资源,打造出传统石磨面、纯手工红薯粉条、生态桑叶茶、养生桑葚酒、蚕丝被等特色农产品矩阵,形成完整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高山镇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模式,加大技术投入,培育优质小米品种;同时拓展电商、直播带货等销售渠道,让更多 “高山好货” 走出乡村,让富民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荥阳关注
荥阳关注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