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辉南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职能,成功化解一起村委会与村民杨某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在法庭的耐心疏导与积极协调下,这场僵持数月的矛盾得以圆满解决,既守护了村集体财产权益,也为村民解了燃眉之急,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
案情回顾
2021年,村委会将村集体所有房屋出租给村民杨某,双方原本约定按时支付租金。起初,杨某依约履行义务,但后续三年间,他却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租金,累计欠款超一万元。租赁期满后,村委会决定不再续租,杨某虽已搬离房屋,可拖欠的租金始终未能结清。村委会多次上门催要,均未得到满意结果,无奈之下,只能向辉南人民法庭提起诉讼,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集体权益。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并未急于开庭审理,而是先深入调查案件背后的隐情。经过细致沟通,法官了解到杨某并非恶意拖欠租金,而是确实面临经济困境,若简单判决强制执行,可能会让他的生活雪上加霜,还可能加剧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法官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分别与双方展开沟通。
在与村委会交流时,调解员详细说明杨某的实际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村委会念及杨某是本村村民,给予一定的谅解与宽限期,共同寻找兼顾集体利益与村民困难的解决方案。面对杨某时,法官则耐心释法明理,明确告知其拖欠租金的行为已违反合同约定,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结合他的经济状况,协助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还款计划。
经过法庭多次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杨某承认拖欠租金的事实,承诺按约定分期支付所欠款项;村委会也充分体谅杨某的难处,同意给予充足的还款期限。调解结束后,杨某对村委会的理解与宽容表达感谢,村委会也对法庭高效化解纠纷、维护基层和谐的工作表示认可。
此次纠纷的成功调解,是辉南县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缩影。法庭在处理案件时,既坚守法律底线,保障村集体财产的合法权益,又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困难,避免矛盾激化,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未来,辉南县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以更温情、更高效的司法服务,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助力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让司法的温度温暖每一位群众。

文:辉南县人民法院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