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溪洋

夏夜的空气像块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压在窗棂上。老式台扇在墙角转得有气无力,扇叶搅动的风都带着温度,混着竹席上渗出的汗味,在屋里酿出股黏糊糊的闷。窗外的蝉像是铆足了劲,"知了——知了——"的声浪一波叠着一波,把本该安静的夜色吵得更显燥热。窗台上那盆茉莉蔫着瓣,连最后一丝甜香都被热浪蒸得淡了,软塌塌地垂在陶盆边。

床上的身影翻了个身,竹席发出"吱呀"的轻响。额前的碎发早被汗浸湿,贴在皮肤上痒痒的,像有小虫在爬。眼皮重得像灌了铅,意识却在清醒与昏沉间晃悠,像走在雨后湿滑的田埂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朦胧里坠。这哪是安睡,分明是被热浪推着,一步步往混沌里陷。就在呼吸渐渐沉缓时,那扇紧锁现实的门悄悄开了道缝,凉风顺着缝隙钻了出来,带着点草木的清润。

眼前猛地亮起来,不是屋里昏黄的灯光,是刺目的白。脚下踩着的不是温热的竹席,是没过脚踝的雪。细密的雪粒像磨碎的盐,簌簌落在肩头,伸手一接就化成冰凉的水,顺着指缝滴在雪地上,洇出小小的湿痕。赤脚踏在雪里,那股凉意从脚底窜上来,激得人打了个哆嗦,却一点不难受,反倒像刚从井里拎起的西瓜,咬下去满是脆生生的凉。远处老槐树的影子竟也印在雪地上,枝桠间还挂着未化的雪团,风一吹,雪团簌簌往下掉,恍惚间和窗外的轮廓重叠。

远处的冰山泛着淡淡的蓝,像块巨大的冻玉,冰棱折射着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空气里静得能听见雪花落在睫毛上的轻响,还有踩雪时"咯吱咯吱"的声音,在空旷里荡出老远,又慢慢沉下去。风呼呼地刮过,卷起地上的雪沫子,倒像是把台扇的嗡鸣也卷了进来,混着雪粒打在衣襟上的细碎声。没人会问为什么夏天会有雪,就这么站在雪里,让雪花落满衣袖,连心里的烦躁都被冻成了冰碴子,脆生生地碎了,随着雪沫子一起飘走。

脚下忽然漫起清凉,雪水顺着脚踝往上漫,先是凉丝丝的痒,转眼就化作流动的蓝。光线暗下来,头顶有细碎的光,像星星落在水里,漾开一圈圈暖黄。身体轻飘飘浮着,耳朵里嗡嗡的,像是远处传来的调子,又混着台扇转动的轻响。彩色的鱼群如流动的花布从身边游过,指尖划过的海水凉丝丝的,刚触到一片摇曳的海草,却发现那叶片竟带着槐叶的纹路,连脉络都一模一样。

"咔嗒"一声轻响,像是台扇叶片卡了下。珊瑚丛里的树影越来越清晰,分明是窗外老槐树的枝桠在风里晃,叶尖还沾着刚才梦里的雪粒。手里的海水渐渐温热,雪花在掌心融成细流,脚下的清凉正顺着指缝溜走,像握不住的月光。

"呼"地一下,眼睛睁开了。台扇还在转,蝉鸣依旧聒噪。竹席湿了一片,贴在背上黏糊糊的,可那雪落在脸上的凉、海水裹着身子的轻,像残留在皮肤上的水汽,明明灭灭留在心里。鼻尖似乎还萦绕着雪地里的清冽,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槐香。

老人们摇着蒲扇常说,天热到极致,就该下场雨了。身体也一样,热得扛不住了,就自己造个凉快地方躲躲。风扇还在转,再听那声音,倒像是梦里雪地里的风声,轻轻快快的,带着点甜。这夏夜的热还没退,可心里那点凉,已经像刚沏的毛尖茶,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一圈圈清润的凉意在舌尖漾开了。

作者简介:冰溪洋(系笔名),原名杨锡冰,男,河南信阳商城人,娱评人、知名散文创作者、资深博主,河南省微电影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其大量作品覆盖中国作家网、央视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知网、大河网、顶端新闻、大象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简书等众多主流网络平台。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2024年度顶端文学十佳散文创作者、2024顶端人气创作者TOP100;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 。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