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行业的版图中,徽商银行一直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作为全国首家省级城商行,其发展轨迹不仅是自身成长的记录,更是区域金融生态演变的重要见证。然而,随着原董事长严琛的离职,徽商银行站在了新的发展十字路口,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严琛的离职,标志着徽商银行一个时代的结束。他在任期间,尽管带领徽商银行在规模上实现了突破,总资产成功突破2万亿元,但背后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从业绩数据来看,徽商银行近年来的增长态势不容乐观。2021 - 2023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从9.98%骤降至0.37%,2024年净利润增幅约6%,不仅远低于自身前几年的水平,也落后于同业平均增速 。这种增长动能的衰竭,反映出徽商银行在业务模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徽商银行的盈利结构也存在不合理之处。2024年,该行净利润增长除了依赖盈利资产规模的扩大外,金融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成为关键因素。当年实现非利息净收入85.38亿元,同比增长11.68%,其中金融投资净收益更是暴增245.65%,达到21.05亿元。然而,作为银行传统盈利支柱的利息净收入却出现下滑,同比减少1.29亿元,降幅为0.45%。这一现象揭示了徽商银行在核心业务上的竞争力不足,过度依赖非传统业务的收益,使得其盈利稳定性面临挑战。一旦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投资收益难以持续,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受到严重冲击。

资产质量方面,尽管徽商银行2024年不良贷款率降至0.99%,拨备覆盖率升至286.47%,2025年6月末不良率进一步降至0.98%,拨备覆盖率约为289% ,看似资产质量良好,但深入分析贷款细分结构,问题依然存在。个人贷款率上升的同时,个人贷款不良率从2023年的1.13%攀升至1.51%,不良贷款金额从29.37亿元上升至44.99亿元,关注类贷款规模也从2023年的70.18亿元上升至113.74亿元,占总额比例由0.80%上升至1.13% 。这表明徽商银行在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上存在漏洞,潜在风险正在积聚。

合规管理与内部治理同样是徽商银行的痛点。近年来,该行因违规行为屡遭监管处罚。2024年全年,徽商银行分支行收到15张罚单,共计26名从业人员被罚,合计罚没金额约2000万元 。被罚原因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违规,如管理不到位、违规发放项目贷款、以贷转存、贷款“三查”不尽职等。这些违规行为不仅反映出徽商银行风险防控机制的失衡,也暴露出其合规文化根基的薄弱。

高管腐败问题更是给徽商银行的内部治理蒙上了阴影。此前三任董事长接连落马,戴荷娣、李宏鸣和吴学民任职期间,均出现严重的内控失效问题。戴荷娣打造“家族化 + 一言堂”的治理模式,将银行信贷通道变为私人资金池;李宏鸣盲目押注基建与房地产项目,通过利益输送受贿;吴学民“靠金融吃金融”,严重违纪违法 。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银行的声誉,也导致了银行内部管理的混乱,使得徽商银行在市场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股权结构的不稳定也是徽商银行面临的难题之一。“中静系”与杉杉集团121亿元股权交易的5年拉锯战,导致公司股权长期冻结,不仅影响了银行的正常决策和运营,也成为其A股上市的最大阻碍。自2015年启动A股IPO以来,徽商银行至今仍卡在辅导期,无法实现上市目标 。此外,“退金令”叠加盈利预期不佳,使得中粮系、马钢集团等央企股东集中挂牌出售股权,却无人接盘,这反映出市场对徽商银行的信心不足。

在资本充足指标方面,徽商银行虽然高于监管要求的最低标准,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该行资本充足率13.72%,一级资本充足率11.4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3%;2025年一季报显示,资本充足率降至13.35%,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11.0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9.58% 。而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三项资本充足率行业平均值分别为:资本充足率15.28%、一级资本充足率12.18%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0% 。这表明在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徽商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巨大,若不能及时补充资本,将限制其未来的业务发展和风险抵御能力。

徽商银行在业务转型方面的成效也不尽如人意。多年来,徽商银行试图从主要服务政府和大中型企业的传统城商行,向以服务中小型企业和中端零售客户为特色的方向转变,但转型步伐缓慢。从零售贷款规模占比来看,2013年末约为25%,截至2024年6月末仅提升至27% ,与总资产规模相近的杭州银行相比,差距明显,杭州银行零售贷款占贷款总规模的32.95% 。同时,徽商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也较为滞后,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8.05亿元,相较于2022年减少了13.75亿元,降幅达32.89%;2024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7.67亿元,同比减少0.20亿元,降幅为1.12% 。

面对诸多困境,徽商银行的当务之急是寻找一位能够带领其走出困境的新掌舵人。新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战略眼光,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解决当前面临的盈利增长瓶颈、息差收窄、资本补充和A股上市等问题。

在盈利增长方面,徽商银行需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传统业务的竞争力,减少对金融投资收益的依赖。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粘性,拓展优质客户群体,增加利息净收入。同时,加大对中间业务的投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实现盈利结构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息差收窄问题,徽商银行应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配置,降低负债成本。通过合理定价贷款产品,提高资产收益率;同时,积极拓展低成本资金来源,如加大存款营销力度,优化存款结构,降低同业负债占比,从而提升净息差水平。

资本补充是徽商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除了发行永续债等方式外,徽商银行还应积极探索其他资本补充渠道,如增资扩股、发行二级资本债等。同时,加强内部资本管理,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确保资本充足率满足业务发展和监管要求。

为了加快A股上市进程,徽商银行需要妥善解决股权纠纷,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增强市场信心。通过与监管部门的积极沟通,按照上市要求规范运作,争取早日实现A股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市场影响力。

徽商银行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严琛的离职为其带来了新的变数,但也提供了改革的契机。只有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徽商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