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师永超 张晋 张晨


今年以来,中牟新区全力促进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开展,推动一批“精而优”的民生项目落地开花。

截至目前,中牟新区2025年55项省市新区三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有7项提前“交卷”,14项跑出“加速度”,其余34项稳步“赶进度”,预计今年三季度还会有大量惠民便民的民生实事项目建成投用或运行,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将愈发充实,幸福感将持续提升,安全感将更有保障。

【“青”心守护  健康成长】

来到东风路街道官渡社区青翼家园参加活动的张果(化名)小朋友说:“这个财富流沙盘推演心理团辅活动太有意思了,我好喜欢,还想再玩一次!”沙盘路线如成长小径,每一步都藏着惊喜挑战。

孩子们刚刚为获得“奖学金”欢呼,就遇到了“税局”的考验。抽到“店铺”盘算着收益,又面临“额外支出”的难题。孩子在投掷抉择间,懂“收入支出”平衡,悟“储蓄风险”意义,心理上也经历了从期待、波折到明晰的过程。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中牟新区选取了听篌街社区、盛和社区、绿云社区和官渡社区作为“青翼家园”工作阵地,打造出温馨的心理咨询室、有趣的沙盘室等活动空间。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走进我的世界”“解开困扰的枷锁”“情绪魔方—解锁我的心情密码”等特色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团辅活动41场次,累计完成70名重点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线下青少年个案咨询达110人次。

【民生实事再发力  教育温度暖人心】

中牟新区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引进省市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河南省实验、郑州一中、郑州四中、郑州四十一中、郑州五十六中等省市名校在新区纷纷落地,共新增学位1万余个,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实验学校郑开校区初中、小学和郑州一中文清中学高中部已顺利实现招生。2025年秋季学期,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及文清中学初中部将首次实现招生。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管理能力,守护师生生命安全,中牟新区教育系统围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对全区264所学校进行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各学校根据实际,通过安装升降柱、隔离石墩、防撞拒马等安防设施,加强学校安全防范设施设备保障,预防和减少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筑牢校园安全屏障,进一步提升了师生们的安全感和群众的满意度。

【康复救助护航折翼天使  民生关爱铺就星途坦荡】

“泽泽(化名),准备好了吗?英语朗读马上开始啦!”康复师Vivi老师蹲下身,温柔鼓励。泽泽紧握老师的手,小脸虽紧张,眼神却透着坚定。谁能想到,这个勇敢登台的孩子,曾是惧怕声音、封闭自我的孤独症患儿?这动人的蜕变,正是中牟新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创造的奇迹。

该项目省级救助范围为0-6岁儿童,市级救助范围为0-14岁儿童,中牟新区是郑州市唯一将救助范围扩宽至0-17岁的区县(市)。通过精准筛查,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每年最高19000元康复补贴,涵盖物理治疗、言语训练等关键项目。区域内3家定点机构以及周边17家儿童定点机构,为残疾儿童量身定制运动、语言及认知康复服务。截至目前,中牟新区已有221名像泽泽一样的家庭申请了该项目,未来将继续为“折翼天使”托起希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绽放光芒。

【守护妇幼健康  唱响生命繁华】

妇女儿童健康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中牟新区从孕前、孕期及产后全程干预,持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2025年,已对1926名孕妇提供免费血清学筛查,筛查出高风险孕妇116人;为2569名孕妇进行免费超声筛查,发现高风险孕妇15人。所有高风险孕妇均已转诊至产前诊断中心,接受免费产前诊断服务。新生儿保障方面,已为4590名新生儿进行免费两病筛查,筛查率达97.72%;为4619名新生儿进行免费听力筛查,筛查率达98.34%。通过早期干预治疗,有效维护了家庭幸福、减轻了社会负担。

与此同时,为实现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新区妇幼保健院每日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镇、社区、村庄开展免费两癌筛查,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减少跑腿负担。今年以来,已为3762名妇女完成免费宫颈癌筛查、为4074名妇女完成免费乳腺癌筛查,共筛查出宫颈癌低级别病变12人、乳腺癌1人,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进一步的确诊和治疗。

【智慧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我们学校食堂安装了智慧化监管设备后,工作人员穿戴不规范、物品随意放置等行为明显减少,规范操作的意识明显增强,我们对保障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更有底气、更有信心。”郑州文华高级中学副校长、食品安全总监乔帅的话,道出了智慧监管带来的实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牟新区坚持以数智赋能监管,创新建立区级“智慧监管”指挥中心,推动餐饮单位后厨“可视化”、监管执法“智能化”,实现后厨看得见、安全管得住。

同时,坚持靶向治理与科学治理并重,聚焦大宗食品、食用农产品、网络外卖、网红食品等重点领域,覆盖食品生产、流通、仓储、餐饮等重点环节,制定1600批次抽检计划,有效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今年以来,已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990批次,全区207家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2家配餐公司、5家大型社会餐饮单位接入智慧监管平台,正全力推动全区1400余家网络餐饮单位实现智慧监管。

【推门入园皆乐趣  普惠民生“真滋味”】

潘安湖公园游客宋女士说:“环境好,孩子能尽情玩,还有游船项目,一家人周末来这儿很方便”。一园一景,多元休闲体验尽显。潘安湖公园、四牟园、爱乡路人防花园等特色园区,可亲水游船、林间漫步或运动健身,串联起群众的幸福日常。今年以来,中牟新区将生态资源盘活、特色场景创新、群众生活品质提升与城市功能优化相结合,高质量推进“公园+”模式,让居民身边的绿色空间更富活力与温度。

目前,3个“公园+”特色园区初见成效:潘安湖公园无动力儿童主题乐园已投入运营,10余类项目满足亲子需求;四牟园“网红运动场”改造中,将新增乒乓球场等设施;爱乡路人防花园正引入地摊经济与便民服务,计划今年10月开放。三大园区总面积超130万平方米,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了现实。

【公益培训结硕果  文化惠民暖人心】

合唱公益培训班学员王志敏感慨道:“退休后总觉得生活缺了点色彩,偶然得知中牟新区文化馆有公益合唱培训,就抱着试试的心态来了,没想到,这里成了我晚年生活的‘调色盘’,和大家一起放声歌唱不仅让我重拾了年轻时的热爱,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现在每天都盼着来上课,感觉自己的心态都年轻了很多!”

今年以来,中牟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专业师资力量,开设了合唱、舞蹈、书法、箜篌等丰富课程,累计开展培训302课时,惠及学员达5000余人次。以公益培训为抓手,不断丰富优质文化供给,有效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力推动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

【城市驿站“小空间”  服务民生“大温暖”】

8月6日傍晚,暑气渐退,在中牟新区天泽城“城市驿站”里,外卖小哥赵磊接完最后一单,推门而入,躺在驿站的躺椅上长舒一口气:“以前送单间隙只能在路边树荫下歇歇脚,现在有了驿站,我们骑手随时能来休息,既能喝水、充电,还能吹吹空调,真是太方便了。”

今年以来,中牟新区制定《城市驿站建设指引》,设置微驿站、暖驿站、星驿站三种标准,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邮政网点、商超门店等资源,统一配备空调、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箱、雨伞、充电设备等设施,打造集“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空间。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32个“城市驿站”(含3个核心商圈驿站)、40个工会驿站,累计服务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及绿化环卫工人超26000人次。

【充电桩“小切口”  撬动民生“大幸福”】

在今年6月建设投用的“闪得科技海马”超充站,滴滴快车司机王师傅一边看着充电进度条,一边笑着说:“我天天跑车都得充电,这儿充电桩多,过来基本不用排队。而且从0%充到100%只需要50分钟,价格也比较实惠!”阳光洒在崭新的充电设备上,折射出科技与民生交融的温暖光芒。这看似平常的一幕,正是中牟新区以充电基础设施“小切口”撬动民生“大幸福”的生动缩影。

2025年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关于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区年度目标任务是新建公共服务领域充电桩160个,目前,仅半年时间已新建成公共服务领域充电桩180个,完成率达112.5%,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充电焦虑”到“充电自由”,是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战略选择,在未来的道路上,中牟新区将继续砥砺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绿色发展篇章。

【优化公交线网  畅通民生幸福路】

“现在出门就能坐上公交直达地铁8号线站台,我在郑州上班,路上能够节省20分钟呢!”市民李先生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为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中牟新区持续优化公交线路,用精准服务织密出行幸福网。

地铁8号线开通前夕,经深入调研与科学规划,完成绿博园站和鲁庙站的8处公交站亭建设;新增、优化12条公交线路,精准覆盖社区、产业园区等区域,填补公交空白,合理增设、迁移站点,大大缩短市民候车与换乘时间。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中牟新区将继续加大民生实事的办理力度,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确保每一项民生实事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居民,不断用实干实绩回应群众的热切期盼。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