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终究是最不耐用的,眨眼间一周又过去了,我们也走进了8月。夏天热气腾腾,业务还是要蒸蒸日上,打仗的人要听得见炮响,在一线,辨敌我,知方向。说说这周:
你的“熟人”被调查了吗?几家媒体有个标题《王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一位同事感叹,这标题误导人啊,叫王鑫的很多,以为这是本地某位退休的老领导呢?!其实,通报的王鑫是焦作武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此类标题党误人久矣,深有共鸣,有些媒体为了故弄玄虚博流量,标题故意隐去人物身份信息,实在不妥。
官媒不能当自媒体的“跟屁虫”。何为主流?价值观。有没有发现有些官媒越来越“自媒体化”了,可能初衷是为了鲜活、轻松、接地气,但不能怎么好玩怎么来,怎么轻松怎么来,怎么吸睛怎么来,连新闻要素和基本价值导向都不讲了。互联网是个巨大情绪场,主流媒体不能办成“狂欢派对”,盲目“自媒体化”是一种专业堕落和自我矮化,有损媒体权威性,舆论导向跑偏,久而久之是要出大问题的。也提醒媒体考核指挥棒从“流量逻辑”升维到“价值逻辑”。为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乱象,中央网信办已启动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这也给官媒敲了警钟。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总书记讲到,“多做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凝聚共识的工作,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
游客漂流大鱼蹦上船,真是意外吗?看到不少视频,游客在漂流时意外收获一条蹦上来的大鱼,多地都有,浪花里的尖叫,视频拍得好不热闹。是景区策划还是真实事件,存疑。总之,就算是真实,多了也就不是新闻了。
这些蚊子(文字)“津津有味”。北方高温把蚊子热死了吗?广东蚊子会飞到河南吗?……看到不少蚊子的报道,标题都很鲜活,报道的视角也很民生。安徽媒体还推出了《安徽哪里“花蚊子”多?省疾控绘制“蚊子地图”》的报道,以热词“基孔肯雅热”作由头,记者一线走访,展现了疾控中心鲜为人知的蚊虫监测等专业工作场景,其中的“蚊帐”让人大开眼界。这些报道普及了科学知识,也很有服务性,家常口语化的文风,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人民日报》副刊版读到《慢的品格》。当快则快,当慢也该慢下来。慢工出细活,是手艺人的信条;慢火炖好汤,是厨师的智慧;慢读得真味,是读书人的享受。有的时候,或许我们需要学会慢下来——慢下来看一朵花开,慢下来听一段音乐,慢下来爱一个人。在时光的长河里,慢慢生长,慢慢沉淀。
最后来碗冰镇鸡汤吧: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是轻松舒服就能完成的。那些晨间的寂静,不眠的星光,清醒的克制,孤军奋战的坚持,暗暗许下的承诺,才是我热爱自己的时刻。 热爱可抵万难,愿力战胜一切。毫无经验可言,只有一个字: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