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起来摘桃子”,说的是干事创业要尽力而为,敢打敢拼,去争取更好的结果其实,有些桃子根本不用跳,伸个手、转个身、踮起脚就能摘得到。去改能改变的,去做能做的,哪怕往前推动一点。只可惜,人是有惰性的,有的桃子在树上挂烂了都没人摘,挺可惜的。本周几条新闻说一下感受。

官媒不该成为“网传”二传手:这周最匪夷所思最令人痛心的新闻,莫过于东北大学6名学生暑假去矿厂参观学习坠入浮选槽遇难的事。事件中一名教师获救,有的记者未经核实就把网传“截肢”的消息当成事实报道了出来。这是极不负责的,官媒不得擅用“网传”早已三令五申,理应成为编发行规。针对网传“获救老师重伤截肢”消息,有良心记者在医院见到了获救老师,有图为证,老师受轻伤,坐在病床上接受采访,精神状态良好。

新闻的导向与逻辑不可忽视:这周还有条新闻让人惋惜,19岁河南男孩去上海打工错将100元车费付成1010元,事后向司机索要无果,数日后喝农药轻生多家媒体标题几乎一个套路,“男孩多付车费索要无果后轻生”,评论区也是一边倒批判司机无德,为少年惋惜,这没错。但个人感觉这个标题带有强烈的倾向性,把出租车不退费和男孩自杀的因果联系到一起。但实际上二者有必然联系吗?法律层面上支持家属吗?如果我做标题,可能会注意逻辑关系:19岁男孩轻生,数日前曾打车错付1010元索要无果。

转载稿件请看清第一信息源:有的新闻各媒体抄来抄去可能抄晕了,同样的内容署名来源竟然不一样比如黑龙江一考生389分“捡漏”郑州大学的新闻,同一篇稿子,几家媒体来源竟然五花八门,究竟哪家才是原作者让人一头雾水。仔细追溯,搞清了来龙去脉:该新闻原创媒体A发表后,B媒体转发,C媒体看到B媒体报道,编辑粗心以为是B原创,转发后直接署名来源B媒体,没A啥事儿了。

不要看热闹不嫌事大:“怕被传染皮肤病”,高铁一次性座椅套卖爆看到“卖爆”俩字,我笑了,啥叫卖爆?你倒是说个数啊,我们不能为了传播故意夸大,乱用形容词吧,“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要不得。一惊一乍,夸大事实,类似例子很多,不再赘述。实事求是,真的好难啊。

为人民日报点赞:凌晨5点出发,人民日报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河南姑娘李福贵一天的乡村卖货日常。人民日报关注的是网红李福贵,更是千千万万人忘不掉的乡愁,留守儿童老人,以及那些被浮躁的社会抛却的平凡朴实善良的人。

为一早就写稿的记者点赞:上周一深夜,郑州部分地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期盼已久的大雨终于降落,不少人被雨声惊醒早上6点多就看到了一家媒体的推送,《郑州是有结界吗?昨夜局地大雨倾盆,部分区域“干”着急!》,这记者是一早就爬起来写稿了啊,这样的勤奋不多了,钦佩,安排编辑转发。

谁是张艺洋?《艺人张艺洋,被执行枪决!》,看到这个标题,点了进去,有点失望,导语如下:陕西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一宗曾轰动社会的杀人案调查报告,2022年,男艺人张艺洋因不满16岁女友提出分手,持刀将其杀害,并试图制造女方自杀假象,最终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并已于去年12月18日执行枪决,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娱乐圈首位被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的艺人。

看完通篇,也没明白张艺洋是哪个艺人,演过啥,而且“中国娱乐圈首位被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的艺人”这个提法,怪怪的,广大娱乐圈的明星,你们对此稿此标题作何感想?

时间好快,又一周过去了。夏之极热,人皆苦之,然无夏之烈,何有秋之实。譬如人生,不经煎熬,哪得丰盈?四时之行,夏最深情。人但见其酷烈,而不知其亦慷慨赠人以浓荫、甘果、骤雨、长风。愿大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