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黄河集邮文化考察团继续在青海省的行程,今天下午15点13分,考察团行车里程达到10000公里,40多天,10000公里,对考察团每一个人来说,都包含了很多的含义。来自南京的王至刚介绍了有关情况。



今天一早,群主发布通知,7月9日早餐自理,退房后上车,8点30分准时出发。1.去贵德具河西镇邮局和拉西瓦镇邮局办理相关的邮封;2.按照护照第三十二天继续前行办理邮品,3.根据情况游览相关的沿途景点。

从宾馆出发后,我们先后到了贵德县河西邮政支局盖戳,到了拉西瓦镇邮政所盖戳,到了龙羊峡水电站参观,到了龙羊峡镇邮政所盖戳,最让人难忘和激动的是今天下午15点13分,考察团行车里程达到10000公里。



这1万公里,我们从山东,到河南,到山西,陕西,到宁夏,到甘肃,到青海,我们每个人都围绕着黄河,围绕着黄河沿线发行的邮票,看了许多,学了许多。这1万公里,我们领略了黄河母亲河的美丽,壮观的景色,高山,沙漠,还有时而奔腾,时而缓缓流淌的黄河水,让我们体会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这1万公里,我们受到了山东,河南,宁夏邮友,游客,服务人员的热情接待,淳朴勤劳的人民创造了并还将创造着民族复兴的辉煌业绩。这1万公里,我们经受了多种考验,兄弟情,姐妹情,邮友情不断升华,我们来自全国各地,为了集邮爱好,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朝夕相处,互相支撑,互相勉励,互相沟通协商,共同向前。

在龙羊峡水电站,碑石上显示海拔是2986米,我们经过的许多地方海拔在3000米以上,可以看到龙羊峡水电站区域内的河水碧青,与蓝天一色。汽车在高原上快速行驶,远处高山耸立,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吸水吃草,寄托着牧民美好的希望。经查资料,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北纬36°07'21",东经100°55'06" ,长约37千米,宽不足100米,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水利枢纽、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距黄河发源地1684千米,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千米,单机容量3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60亿千瓦时,库容247亿立方米 [4-5]。

1956年起,国家开始了对龙羊峡水电资源开发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 。1976年1月,水电站开建;1989年,发电、供电系统全部竣工 。1987年,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89年6月,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水电工程的最高水平。其中,电站2号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中国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 。2013年12月,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一期320兆瓦项目于投产发电,2014年,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二期530兆瓦项目投产发电 。2024年10月,国家电投黄河公司龙羊峡发电分公司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年11月3日,龙羊峡装机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大坝全面实现智能化“体检”与管理 。

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库容最大、调节性能优良的多年调节水库,是西北电网的主力电厂,承担主要调频、调峰厂任务和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功能,人称黄河“龙头”电站, 促进了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在水源涵养、水资源利用、绿色能源贡献等方面凸显了巨大生态效益,使下游省区年灌溉保证率由56.25%提高到80%,库区水质已达到Ⅱ类地表水质标准 。






上午,我们在贵德县两个邮局盖戳。俗话说,“天下黄河贵德清”,这是青海省贵德县黄河段的一大特色景观,这里的黄河水清澈碧绿,与中下游浑浊的黄河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黄河在流经贵德之前,上游的龙羊峡水库起到了关键作用。水库的静水环境使泥沙自然沉淀,因此流至贵德段的水质较为清澈。此外,贵德段黄河的河床多为石质基底,减少了泥沙的搅动,使河水保持清澈。贵德县境内有12条主要支流汇入黄河,增加了水量,同时湿地系统进一步沉淀了泥沙。贵德县长期以来重视生态建设,在黄河两岸及支流周边大规模植树造林,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减少了泥沙进入黄河。人工林和天然林的茂密生长,以及草原滩地的保护,共同维护了黄河的清澈。贵德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河在此段流经开阔的谷地,水流平缓,有利于泥沙沉淀。贵德黄河清湿地公园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小江南”景观。贵德依托这一特色,发展了黄河文化旅游节,结合梨花节、丹霞地貌等资源,打造了独特的旅游品牌。(通讯员:王至刚)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长三角风采

走遍长三角正观号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