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讯


当命运用重锤击碎生活的平静,有人选择蜷缩于阴影,有人却在裂缝中追寻光的轨迹。郑州经贸学院经济统计专业小文,正是后者,她用连续两年国家励志奖学金、6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3.74的GPA和专业前5%的排名,重新定义了困境的意义。从深夜伏案整理材料,到站在全国金融科技大赛领奖台。从为生计奔波实习,到用数据分析助力城市旅游发展,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一曲关于自立、感恩与成长的青春交响。 

逆境淬炼,以坚韧之志破茧成蝶

小文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她并未沉溺于困境,而是以坚韧的姿态迎难而上。她深知唯有自立自强才能改变命运,于是将全部心力投入学业。在郑州经贸学院经济统计专业就读期间,她主修课程成绩优异,如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决策与预测等。她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习实践项目,通过精准话术设计实现85%的司机转化率,用实践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即便生活拮据,她仍坚持通过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日常兼职完成学业,未曾因经济压力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她的身影活跃于各类学术竞赛,从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省级二等奖到全国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国家级二等奖,她用奖项铺就成长之路。她的每一步都印证着:困境并非终点,而是自我突破的起点。 

滴水涌泉,用行动诠释感恩的温度

家庭的困顿让小文深刻体会到善意与支持的可贵。她时常说:“感恩国家、社会、学校及学院的帮助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份感激贯穿于她的行动中。她牢记村委会为家人办理低保的帮扶,感恩学业导师在竞赛中的悉心指导,感激学校在经济困难中的温暖帮助,亦不忘社团成员共同策划活动时的鼎力相助。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后,她主动担任图书馆志愿者,通过“优秀志愿者”称号回馈校园。作为社团策划部部长,她协助团队举办校级活动,将他人给予的温暖转化为服务集体的动力,惠及500余名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她聚焦民生议题,参与《郑州国内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等调研活动,用数据分析助力地方发展,践行“用知识回报社会”的承诺。她说:“每一份帮助都是前行的灯塔”,即便自身艰难,她仍怀爱心,在河南数据应用创新大赛中,她与团队探索新能源汽车流通领域的创新方案,探索以技术推动行业进步。她的感恩并非停留在言语,而是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让每一份爱心都落地生根。 

破浪前行,在探索中定义诠释青春的深度

从青涩学子到全面发展的统计新秀,小文的成长轨迹写满对卓越的追求。本科四年,她熟练掌握SPSS、R语言等工具,在金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设计出高精度模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拓展跨学科视野,她主动参与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并提出“保险+贷款”海鲜陆养模式,助力团队作品跻身全国百强。她曾参与河南省数据应用创新大赛,荣获省级优秀奖,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各项技能。在社团活动中,她担任策划部部长,所在社团获评“星级社团”,个人荣获“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她在自我评价中写道:“希望成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统计人才”,这份信念驱动她不断突破——从课堂到赛场,从数据分析到民生调研,她正以坚定的步伐,在统计学领域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桑田蜕变,向光而生的统计人生

从豫西农村到学术舞台,小文用四年日日夜夜完成了生命的蜕变。她的故事没有逆天改命的传奇色彩,却因真实而更具震撼力。那些在实习电话里反复练习的沟通技巧,在竞赛论文中逐字推敲的模型,共同编织成新一代学子的精神图谱。近日,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 “统计学教会我,个体命运看似随机,但当你把千万个我的数据叠加,就能看见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这句话或许是对她最好的注解——在自立中锚定方向,在感恩中传递能量,在探索中拓展边界,这位统计新秀,正以数据为舟,驶向更辽阔的人生海域。(郑州经贸学院 王茜茜供稿)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