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闯
二十多岁的日子,生活颇为随性,像是被按下了放纵的快进键。早餐?可有可无;午休?纯属浪费时间;凌晨一两点还刷着手机,仿佛熬夜是青春的勋章。那时总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哪怕不吃不睡,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第二天依然能元气满满。
可岁月从不曾饶过谁。人到中年,曾经的“自由”突然成了负担。不吃早餐,胃里翻江倒海,额的心慌难受。因此早餐不但要吃,还要吃好,油馍头、水煎包、胡辣汤,香葱饼,小笼包,卤蛋、米粥、牛奶等,每天得换着花样轮着来,好吃又营养。
午休也是这样。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过去,不午休从不觉得是个什么事儿,没必要午休,下午也挺精神的。现在呢,放弃午休,下午整个人像被抽走了灵魂,眼神涣散,效率暴跌;偶尔熬一次夜,得缓上好几天才能找回状态。
钟南山院士曾分享过他的养生秘诀:“午觉是一个很重要的加油站。我生活在广东,温度相对比较高,人容易疲倦,午睡半小时,工作起来精力会好一些。现在已经有比较多的人坚持午睡,这是一个好习惯。”这话真说到了心坎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都意识到了午休的重要性,补充精力,缓解疲劳,把它当成每日必备的“充电项目”。
其实,想要精力充沛,关键得抓住每天的“黄金6小时”——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晚上7点到9点。我时常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说,在这几个时间段,大脑活跃度高,做事事半功倍。要是能充分利用,这一天就算没白过,也算是真正地过好了。
说到底,精力的根基是体能,而支撑体能的,离不开“三个好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吃得营养均衡,睡得踏实安稳,动得畅快淋漓,才能保持良好状态。反之,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运动量少,整个人自然无精打采,浑浑噩噩,怎么可能来应对鲜活的每一天?
别等身体发出“警告”,才想起健康的珍贵。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每一顿早餐、每一次午休和每一场运动,毕竟,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