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四篇章:郑之地

百年德化街 见证郑州“城”长史

德化街霓虹璀璨,人潮涌动

晨曦微露,二七塔的钟声悠扬荡开,如涟漪般漫过郑州的街巷楼宇,一声声,浑厚悠远。

阳光洒照德化街,又一个忙碌的清晨降临。百年来,这里的商幡在风里猎猎作响,响的不仅是布帛,更是不屈不挠的商业精神,诉说着一个“德”字贯通南北、历经百年的不老传奇;岁月流转,它织就的不仅是繁华市井,更是一部浸润着商都郑州脉动的厚重典籍。

涅槃: 一个“德”字定乾坤

1904年,京汉铁路的长鸣像一把钥匙,撬开了郑州的商门。铁轨铺到哪里,商机就长到哪里,此处开始冒出挑着担子的货郎、搭着草棚的摊贩。

1905年,河南巡抚陈夔龙看到了铁路枢纽的红利,奏请在郑州设立商埠——火车站东北侧,一条新街破土而出,初名“惠仁街”,盼着“以仁经商”,商埠区蓝图初展。

然“惠”音近“毁”,客商皆嫌“惠仁”谐音“毁人”,大不吉。主持开发此地的湖北籍士绅刘邦骥闻之,遂引《韩非子·难一》名句:“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力主易名“德化”,取“以德立商,感化世人”之意。众商称善,商道理想自此烙印街衢。

得益于铁路枢纽的滋养和“以德立商”理念的引领,德化街的商业脉搏日益强劲。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其发展已如日中天。“天天如赶会,日日似过年”——老郑州人曾这样介绍彼时街市的鼎沸喧嚣。

德茂祥酱菜园、同仁堂药铺、五州派报社、俊泰钱庄……这些独特印记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事实:就在这长不过400米、宽仅10米的方寸之地,已然汇聚起中原最蓬勃的商脉。

德化街亦是铭刻红色记忆的革命名街。1923年2月,在震惊中外的二七风暴中,革命烈士喋血长春桥(今二七广场区域),淬炼出英勇、团结、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铸就了这条老街永恒的红色丰碑。

烽烟:商战里的高光时刻

1989年的春天,德化街北口竖起一座日后掀起商战风暴的楼——“亚细亚”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晃眼。“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广告语轰动全国,将德化街推向高光时刻,也将这条古老的商业街推向了改革开放以来最耀眼的聚光灯下。一场被载入中国商业史的“郑州商战”就此拉开帷幕。

郑州百货大楼、华联商厦、商城大厦等商业巨头,在震惊与压力下被迫迎战。价格战、服务战、广告战、环境战……一时间,德化街及其周边硝烟弥漫,战鼓擂动。

这场商战,极大地刺激了市场活力,更新了消费者的购物观念,也深刻地推动了郑州乃至全国商业的现代化进程。

德化街一战闻名,成了全国商业的“明星”。可潮水总有退的时候。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骨架拉大、消费升级,金博大、丹尼斯等体量更大、业态更新颖、位置更优越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在二七广场以北区域迅速崛起。

德化街的光华开始黯淡。它迫使人们思考:一条老街,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守住根脉,焕发新生?“德”的传承,在霓虹闪烁的新时代,又该以何种姿态呈现?

转身:老招牌的新滋味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的号角,吹散了旧时代的烟尘。德化街也迎来了崭新的时代律动。

1948年冬天,一场蜕变悄然开始,变迁的印记镌刻在门楣之上——大同路上“郑州喜旺商铺”的招牌被摘下,换上了“郑州国营百货商店”的崭新名号。这是郑州市的第一家国营商店,它如同一粒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

紧随其后的,是一场焕新老字号的国营浪潮。从1949年到1966年,德化街的老面孔,纷纷披上了时代的“新装”,如“小有天”“同仁堂”等。“老蔡记”也挂上了国营招牌,其老灶的热气至今仍香韵袅袅,依然是街坊四邻心头好。

街边的新楼也如雨后春笋般次第落成。刘胡兰副食品大楼拔地而起,妇女儿童用品商店、新华书店等崭新的国营名店相继落成。它们与改造后的老字号并肩而立,共同编织着德化街的新繁华。

鼎盛之时,这条不算宽阔的老街,汇聚了老字号、新名店总计60余家。商品的种类,更是从新中国成立前的800多种,激增至4000多种。丝绸呢料、百货服装、皮毛花布、水果干货,来自天南地北的货品琳琅满目。更有河南本土引以为傲的珍品聚集:新郑大枣、荥阳柿饼、武陟油茶面,还有珍珠粉、酥糖、“邙山”牌蛋松果等,让这里也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细数之下,23家百货店、20家钟表店、14家医药店、23家布店、6家鞋业店,加上图书馆、理发店、照相馆、浴池……120多家大小商户在此扎根,德化街稳坐郑州商业中心的头把交椅。

新韵:步行街的蝶变

当新千年的钟声敲响,时代再次向德化街投来了关注的目光——2000年8月,郑州市政府正式批复将德化街改造成商业步行街。

1.76亿元的投资,5.8万平方米的拆迁面积,600米花岗岩铺就的崭新路面……2002年12月28日,德化商业步行街重装归来。改造并非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处处彰显着对历史的尊重与文化的匠心。

复兴的脚步并未停歇。2006年4月,“百年德化风情购物公园”开业,人潮如海,盛况空前。同年,德化步行街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成功的改造实践,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国著名商业街”的称号,成为当时中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国家级步行街,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并肩而立,站上了中国商业版图的荣耀之巅。

进入新时代,德化街的转型之路更加注重科技赋能与文化活化。聚焦打造现代商贸“郑中心”,致力于打造“最中原·郑中心”样板的商业步行街。2022年1月,德化街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4年,德化街所在的二七商圈正式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成为郑州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智慧商圈。

夜幕四合,如今的德化街霓虹璀璨,人潮涌动不息。目之所及,尽是传统与新潮激情碰撞:非遗市集人头攒动,百年老店飘香依旧;亚细亚卓悦城圆弧LED屏成为时尚打卡地,无限城购物中心的粉丝应援活动、密室潮玩吸引着Z世代,德化新街游人如织,领跑全市零售商业客流密度榜单……智慧光影跃动街巷,青春的欢笑声与市井的烟火气在这里交织,奏响一曲古老街区的青春进行曲。

“一条德化街,半部郑州商业史”。从京汉铁路旁的货郎挑担,到智慧商圈的流光溢彩,德化街以百年商脉为根,以“德”化商魂为魄,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蜕变新生。这条铭刻着郑州商业史诗的老街,正迸发着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

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文 马健 图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