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五月的风掠过街巷,连空气都浸染着柔和与清新的气息。繁花次第绽放,馥郁芬芳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流淌,酝酿着一场关于爱的盛大序章。
5月20日,郑州的气温飙升了达到了39℃,让人有些招架不住。其实,炽热的不仅是天气,更是心底翻涌的情愫。我发现,这个被赋予浪漫色彩的“网络告白日”,让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都能以温柔而炽热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也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在我看来,真正的爱远不止于儿女情长,也包括了对自我的接纳、对世界的包容,以及对生活的热忱。
此刻,满心皆是感慨——历经一年零三个月耕耘和浇灌,《微光小语》终于在网络世界与大家相见。人们常说,所有的伟大,都始于一个勇敢的开始。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起点,更是一段史无前例的漫长征程。
每日坚持输出600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所幸,在繁忙的工作与琐碎的日常之外,尚未磨灭的还有一颗炽热而澎湃的心。这份热爱,成为支撑我前行的不竭动力。
生命多么美好,绚烂多彩;生活多么丰富,广袤无垠。一个人走过了岁月,总要留下一点什么吧。2025年元旦,我在日历扉页郑重地写下:“看不一样的世界,过不一样的生活。”
前路漫漫,让我们且行且珍惜。愿《微光小语》中的每一篇随笔,都能化作温暖的微光,为你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愿爱与希望常伴你左右,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成长,一起开启一段辽阔而奇妙的旅程。
生活是文字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库”。不管你是写材料的文秘,跑新闻的记者,还是搞创作的作家,生活处处都是灵感的源泉。
新闻圈有个特别接地气的活动,叫“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从2011年8月起,由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推开的。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你得真正走进基层,一头扎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里,和老百姓唠唠嗑,才能写出有料有味的稿件。光坐在办公室,可整不出好作品。
而且干新闻还有个超有意思的地方——特别容易交朋友,拓展你的人脉圈。不管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只要你需要、你愿意,都能和他们交往。在这里,没有年龄代沟,没有行业壁垒,也不分身份高低。再厉害的人,都可能和你有关,成为你笔下的故事主角,这就是新闻的魅力。
所以说,成熟的记者和成熟的作家一样,都得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有人功成名就给他赞,有人花天酒地给他看,有人赴汤蹈火给他读,有人蝇营狗苟给他记,有人坑蒙拐骗给他评。
那些事业有成的精英,给我们启发;过着奢靡生活的人,让我们反思。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不仅充实了新闻内容,也让我们的职业生涯更加完整。这就像作家塑造的人物,有正面角色,也有反面典型,共同构成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老话说得好:“批评你的人可能是明天的良师,吹捧你的人也许会成为未来的绊脚石。”仔细想想,不管别人对你是夸赞还是批评,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不同的声音和态度,反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立体。
成长路上,有人送你鲜花,有人给你使绊子;有人教你智慧,有人给你教训,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别人愿意给你这些“折腾”,正说明你有被关注的价值,换个角度看,他们其实也在成就更好的你。
石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