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在家量血压挺正常,一到医院就“蹭蹭涨”,为什么在医院测的血压总是比在家测的高?当两个数值出现明显差异时,以哪个为准?怎么判断是不是家里血压测量仪器的问题?2025年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血压测量的那些事。

为啥医院量的总比家里高?

“血压是一个很敏感的指标,会随着活动状态和心理状态实时波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厉菁表示,当我们身处医院环境时,匆忙赶路、排队等候等身体活动,加上面对医护人员时的紧张情绪,都可能导致血压值比居家状态高出5-10毫米汞柱。一般情况下,医院测量≥140/90毫米汞柱视为高血压,而家庭自测标准则为≥135/85毫米汞柱。如果家用的血压计和医院差得特别多(比如高压差20以上),建议带自家血压计去医院对比。

一见白大衣,血压为啥就升高?

有一部分人在家血压确实不高,但一到医院看到白大褂高血压就特别高,这种现象叫做“白大衣高血压”。厉菁提醒大家,这种现象可以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进行诊断,当发现仅在医院环境出现血压升高时即可判断。同时她也提醒大家,这可能是高血压的早期预警,也可能与特定环境下的心理应激有关。如果您的血压是这种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不要完全根据诊室测量的血压来决定是否服用降血压药物或调整降血压药物的剂量。

在家量血压忽高忽低,要紧吗?

厉菁表示,一天里血压总是在变动的。大部分人早晨起床时血压开始升高,8-10点的时候是一个高峰,之后血压逐渐降低,午休时血压会低一些,下午4~6点又有一个高峰,夜间往往比较低。

此外,血压受心理活动影响很大,紧张时血压会显著升高。有些人出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关注,在常规测量血压时会情绪紧张,就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此时不建议反复测量。要是量的时候突然高了,先想想:是不是刚刚紧张、生气了?憋着尿?或者胳膊没放平?如果发现血压比平时高,但无明显其他不适,可以坐着静静歇20分钟,再量一次。记住:量血压时要坐直,保持情绪稳定,胳膊放桌上,别跷二郎腿!

血压比正常值高,但又没有确诊高血压,需要吃药吗?

当收缩压在120~139mmHg, 舒张压在80~89mmHg时,称为“高血压前期”。这个阶段虽然未达到确诊标准,但已提示血管开始承受异常压力,会逐渐发展为高血压,而且高血压前期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较大。

此时,应该立即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比如:控制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减少钠盐、脂肪摄入;加强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减少久坐;不熬夜,规律作息,戒烟限酒。

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如果这样坚持3-6个月还降不下来,或者患有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要赶紧找医生,该用药时别硬扛!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