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亚丁旅游景区内,一名女性游客疑因高反不幸离世。5月18日,上游新闻记者从稻城亚丁景区获悉,5月16日,确有一名35岁女性游客在景区内因高反休克昏迷,最终未能恢复生命体征。
“稻城亚丁今天有人高反走了?”16日晚,网友饱饱(化名)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今天去牛奶海路上看到有人被担架抬下来……听说在休息站点抢救没救过来。”此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在该贴的评论区,网友嘟嘟(化名)表示,她也看到了。“我们下山的时候经过补给点,在里面一个小房间抢救,听工作人员说已经不行了。后来下山后,我朋友走在我们后面,看见担架抬下来了,(人)已经没了。”
18日,记者联系上网友“嘟嘟”,她告诉记者,她在16日下午2时左右遇到了这个事。发帖网友“饱饱”向记者确认,那名疑似出现高反的游客已经去世。
记者拨打了稻城亚丁景区官方咨询电话,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此事。5月18日上午,稻城亚丁景区相关负责人给记者回电称,5月16日,确实有一名游客因为高反休克昏迷,现场热心游客和医务人员给她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急救,但最终未恢复生命体征。该负责人称,目前景区已经跟该名游客所属的旅行社,以及有关地方政府进行了沟通。“正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对接、处理。”
“确实是因为高反离世,因为景区毕竟是高海拔的地区,这种高反的事件偶尔会发生。”该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因高发离世的游客,是一个团建团队的游客。“是一名女性游客,90年生人,今年35岁。”这名女游客是否有基础疾病呢?该负责人表示:“现在我们也不明确,相关部门正在做进一步的调查确认。”
该负责人提醒,高反不容忽视,因此景区在所有的环节,都会对游客做出温馨提示,告知景区内海拔较高,需根据自身的条件,谨慎选择线路。记者了解到,稻城亚丁景区内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甘孜文旅曾发文介绍,短线线路从景区门口乘坐景区观光车到扎灌崩,这条线路平均海拔3800米左右,全程3km,步行时间约2-3小时。长线线路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全程约3.7km,步行时间约5-6小时。
上游新闻早前报道,5月10日,在四川阿坝四姑娘山镇一名男性游客也曾因出现严重高反症状,送医院抢救无效后离世。记者注意到,国家卫健委官微“健康中国”曾发布文章称,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人群、慢性疾病患者应谨慎前往高原地区。健康人防高反,需要缓慢“爬升”,“前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时,可先到海拔2000米或2500米左右的中等海拔地区游玩一下,并至少留宿1天,再前往更高海拔的地区。”
相关阅读:
这两类人谨慎前往高原旅行
在高原地区旅游
一旦出现高反 救治不及时
可能会危及生命
这两天,多名网友发帖称
四川省甘孜州稻城亚丁旅游景区内
一名女性游客疑因高反不幸离世
前不久几乎相同的情况
出现在四川四姑娘山
一名男性游客疑因高反离世
发生高原反应时该如何做?
去高原地区该注意哪些事宜?
这份防治指南教你如何应对
为什么会产生高反?
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人能吸入的氧气量也就变少。当机体无法适应缺氧状态时,就会出现不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反应。
特别是当人快速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时,比如直接坐飞机从平原地区飞到青藏高原,身体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反应。
通常情况下:
高反主要发生在海拔超过2500米的地区,一般性高反(较轻)通常发生于进入高原地区后的数小时内。
而那些较重的高原肺水肿病例,多出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通常见于人们快速进入高原后的1—4天内,以次日夜间最多见。
高反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高原反应,也被称作“急性高原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疲劳、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
急性高原病本身并不会致命,它的危险之处在于可能会引起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水肿,这两种疾病更危险,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其症状包括连续干咳、出现带有血丝的粉红色泡沫样痰液、长时间严重头痛、意识混淆、失忆、出现幻觉、昏迷等。
如何避免出现高原反应?
1.缓慢“爬升”
高反发生率和海拔上升速度有很大关系。缓慢的海拔提升,有助于机体逐渐适应低氧环境,降低高反发生率。
小Tips
前往高海拔地区时,可先到海拔2000米或2500米左右的中等海拔地区游玩并至少留宿1天,再前往更高海拔的地区。
乘火车或者驾驶汽车缓慢爬升,要比乘飞机直达目的地更合理。
2.低处过夜
由于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因此,夜晚睡觉时的缺氧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小Tips
建议大家在高原地区旅行期间,晚上尽量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过夜。
3.摄入碳水
到达高海拔地区后,要加大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以便快速提供热量,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有助于避免发生高反。
小Tips
进食时要保证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可间断吸入低流量氧气,并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情。
出现高反了怎么办?
如果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反症状,应立即告诉同行者,不要继续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区,有条件的应尽快吸氧。轻微的高反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的24至48小时内好转。
随后,可根据高反症状和严重程度决定如何处理↓
如以头痛为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
如以睡眠障碍为主,可考虑遵医嘱临时服用安眠药。
若症状恶化或在两天内没有任何改善,应尽快前往海拔较低地区,一次至少下降300~500米。
若病情紧急,建议尽快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
这两类人谨慎前往高原地区
1.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人群
本身就是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的人,如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者等,在任何海拔高度都有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风险。不建议这类人前往高原地区。
2.慢性疾病患者
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会加重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等疾病病情。这些患者在前往高原地区旅行前,要咨询专科医生,并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如果病情不稳定,不建议前往高原地区。
再次提醒
在高海拔地区游玩时
如果出现了身体不适
千万不要硬撑
记得及时寻求帮助
(来源:中国新闻网、上游新闻)
编辑:高畅韵
二审:李记波
三审:王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