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爱青年 青年爱郑州
在郑州,用技术创新丈量九州苍穹
编者按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郑州把“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面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标杆城市,努力让广大青年在郑州“创业有平台、创新有支持、就业有保障、生活有温度、发展有预期”,“郑州爱青年、青年爱郑州”就是郑州发展的真实写照。
实行“郑聚英才计划”、引育创新创业团队,支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随着郑州人才政策不断迭代、人才服务不断升级,郑州市人才虹吸效应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选择来到郑州、留在郑州、扎根郑州。
又是一年毕业季,记者采访了4位优秀毕业生,他们之中有信心满满的应届毕业生,也有在热爱领域发光发热的职场人,有跨越千里奔赴中原沃土的追梦人,也有在乡村振兴广阔天地间挥洒汗水的新农人,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探寻他们选择在郑州实现自我价值的“密码”。
“希望有更多的毕业生选择郑州,建设郑州。”河南世纪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紫瑞向毕业生发出邀请,“欢迎加入我们的团队,期待与你一同站在商业航天与数字经济的交汇点,用技术创新丈量九州苍穹。”
自2010年踏入郑州大学校园,郑紫瑞已在郑州扎根、成长15年。“15年前,当我被调剂到‘地理信息系统’这个陌生专业时,一度感到非常迷茫。大一开学后,当老师在遥感课上展示卫星影像时,屏幕里跃动的黄河金带与嵩山翠脉,瞬间唤醒了我儿时看着天空数星星的记忆。”在日常学习中,她对这个专业兴趣逐渐浓厚,并最终选择从事这个行业。
在她看来,郑州正以其独特的“天地之中”优势,成为承接这份“星光”的天然平台。中原大地,正在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星图传奇”。
“河南小麦以全国‘C位’之姿,撑起国人的主粮饭碗。万米高空之上,‘天眼看麦’的独特视角,为粮食安全筑牢科技防线。播种期,卫星可见证每一块农田的翻耕、播种动态。在此基础上,农户可实现变量施肥、精准灌溉,让每亩麦田都能‘按需生长’。”遥感技术早已突破传统认知的边界,成为横跨多个行业的“智慧之眼”。郑紫瑞认为,从广袤田野到繁华都市,从生态保护到灾害救援,我们正以多元应用重塑着人类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从一粒小麦的生长监测,到一座城市的智慧运行,遥感技术正以“上天入地”的全能姿态,为各行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令她感到自豪的是,2024年5月20日,以她所在的公司为首,让郑州拥有了自己的“眼睛”——“郑州航空港号”卫星。更令人期待的是,公司已实现将航天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建设航空航天研学基地,开发“河南人自己的航天课堂”,让孩子们在观测卫星过境、解读遥感影像的过程中,触摸星辰大海的浪漫。
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