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青少年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我保护能力,4 月22日下午,郑州市金水区梓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巩义市芝田镇初级中学,面向五十余名八年级学生开展防洪训练营主题活动。活动以 “理论 + 实践” 双轨并行模式,系统传授实用防洪知识与技能。
活动开场,梓闻机构社工结合具体的案例,围绕洪水灾害知识展开系统讲解,同时为同学们介绍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为后续实践学习奠定基础。讲解过程中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对后续的活动充满期待。
简单了解活动规则过后,同学们分组依次参与四大实践主题板块,通过动手操作与场景模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急避险能力。
在“DIY 抛绳器”环节,志愿者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专业抛绳包的功能与使用场景,指导大家利用绳子和塑料瓶制作简易抛绳包。制作过程中,志愿者详细讲解抛绳包的设计原理,强调通过合理选择塑料瓶大小、绳子长度和打结方式,来确保抛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深入讲解 “岸上优于下水,工具优于徒手,团队优于个人” 的救援原则,同时结合具体案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非接触式救援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同学们在制作完成后,在操场设置的模拟救援区域,进行抛投救援练习,通过反复调整力度和角度,逐渐掌握抛绳器的使用技巧,切实掌握非接触式救援的基本技能。
“DIY 救命的绳结”板块中,志愿者拿出色彩鲜艳的尼龙绳,现场示范救援专用 “布林结” 的打法。志愿者将打结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每完成一个步骤,便让同学们跟着模仿练习,并逐步为同学们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绳结在救援中的实际应用,同学们模拟营救“咚咚”场景,运用“布林结”将 “咚咚”从模拟的“河流”一边拉到另一边。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需要熟练打出 “布林结”,还需要考虑如何固定绳索、如何协作发力等问题。通过反复尝试和总结经验,同学们在实操中巩固了绳结打法,提升了应急反应与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在救援中正确使用绳结的重要性。
“DIY 沙袋防洪堤” 项目聚焦团队协作与工程实践。志愿者首先讲解了沙袋防洪堤的防洪原理,包括沙袋的堆叠方式对水流阻挡效果的影响。随后,同学们分组使用模拟沙袋探索搭建简易标准防洪堤的方法。同时,各小组还练习团队配合运送沙袋,尝试不同的传递方式,如接力传递、个人搬运传递等,以提高运送效率。通过反复实践,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沙袋防洪堤的标准搭建方法,还在分工协作中深化了团队意识,学会了在集体行动中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应对灾害的挑战。
最具创新性的“DIY 防洪时装秀”环节,志愿者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利用常见材料制作的防护装备案例,启发大家的创作思路。随后,同学们以绳子、塑料瓶、塑料袋、木棍等日常材料为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制作兼具防护功能与创意的防洪时装。在作品展示环节,同学们自信地走上 “T 台”,详细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和防护功能,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大家不仅学习到了就地取材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还在创意实践中锻炼了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思维,提升了对安全防护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在完成全部实践环节之后,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均获得了“通关证书”,并与志愿者合影留念。这份证书不仅是参与证明,更象征着防灾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对 10 名学生进行访谈,反馈显示活动内容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各实践板块均获得高度认可,同学们普遍表达对后续参与同类活动的期待。
此次壹基金防洪训练营活动,通过四个精彩纷呈的主题游戏闯关打卡体验,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学习防洪知识,切实掌握应对洪水的实用技能。相信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将伴随同学们的一生,为他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提供有力的保障。未来,梓闻社工机构将持续深耕儿童平安计划,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联合多方力量为青少年安全成长筑牢防护网,切实提升青少年群体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