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芋圆
来源|贝多财经
2024年,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西银行”,HK: 01916)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实现规模与效益双稳,尤其在盈利方面时隔两年终于拨云见日,迎来双增。此外,江西银行还在强化服务实体、推进数字化转型、深耕绿色金融等方面做出颇多尝试,努力走出滑坡阴霾。
但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问题,持续下滑的资本充足性,又从另一个侧面让人们以更加审慎的态度看待江西银行此次的利润回暖。而时不时爆发的内控系统合规问题更让人质疑江西银行可能只是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遇到了偶尔的幸运。
一、违规处置不良背后的资产质量隐忧
2025年4月16日,江西银行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江西银行在过去的2024年里实现营收115.59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净利润10.98亿元,同比增长2.21%;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约10.57亿元,同比增长2%,基本每股盈利0.12元。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资产总额达到5736.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5%。其中,发放贷款总额3420.8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09%;吸收存款总额3909.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5%。规模处于稳步扩张之中。
截自江西银行2024年年报
在业务结构优化方面,江西银行也有不少亮点。从贷款业务结构来看,2024年江西银行对省内重大重点项目贷款,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贷款增幅显著,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零售业务、对公业务客户数量的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的对公客户数量突破10万户,较2023年末增长10.57%;个人全量客户657.22万户,较2023年末增长5.64%,这也成为江西银行业务结构优化的重要基础。
但近期针对江西银行的一份罚单令人不得不更冷静地审视江西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背后隐藏的危机。
2025年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萍乡监管分局下发一则行政处罚决定。内容显示,江西银行因违规处置不良贷款被罚款40万元,时任南昌银行副行长的陈勇被警告并罚款7万元。
截自江西银行2024年年报
这已经是自2022年江西银行不良贷款从1.47%飙升至2.18%以来第4次因违规处置不良被罚。此前,江西银行于2023年6月曾被下发多张罚单,其中,有3张的违法违规事由就包括违规处置不良,罚款金额最高为810万元,时任法定代表人是前董事长陈晓明。
陈晓明是江西银行的首位掌舵人,自2015年12月起担任江西银行董事长,2022年2月,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同时,免去其江西银行董事长职务。在陈晓明“落马”后,江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始终居高难下。
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15%,虽然较2023年末减少0.02%个百分点,但在上市行中仍然处于高位,也远高于2024年四季度的同业平均水平的1.5%。同时,江西银行此次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很可能只是贷款规模扩张稀释的结果。
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75.8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96%,增速低于该行贷款5.09%的涨幅,成就了江西银行不良贷款率优化的现象,但其中风险仍旧暗流涌动,不容轻视。
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占贷款总额4.04%,远高于同期行业平均值2.22%,虽然较2023年末减少1.02个百分点,但从次级贷款的增长情况来看,一部分贷款已被归为不良,2024年末,该行次级类贷款占比1.05%,较2023年末增加0.16个百分点。
同时,江西银行2023年末的大部分可疑类贷款已被确定为损失类贷款。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可疑类贷款余额8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5.45亿元,占贷款总额0.23%,但损失类贷款余额30.6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20.01亿元,占贷款总额0.87%。
截自江西银行2024年年报
在不良风险加剧的同时,江西银行的贷款集中度风险却迟迟难以改善。2024年,江西银行的贷款投放更加集中于少数行业的企业贷款,同时,虽然压降了个人贷款规模,但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陡增。
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个人贷款余额820.71亿元,占贷款总额23.25%,较2023年末减少4.33%。其中,不良贷款余额19.91亿元,较2023年增加8.23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23年末的1.36%升至2.43%。
不难发现,江西银行的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急速增长与其个人贷款的投放策略有关。江西银行59.29%的个人贷款集中于个人住房领域,24.83%的个人贷款则属于个人经营性贷款。
在企业贷款方面,2024年末,江西银行的企业贷款余额2337.97亿元,占贷款总额66.25%,较2023年末增加0.97个百分点,其中,67%集中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类,批发和零售类,建筑业以及制造业等五大行业。
五大行业中,有三个行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1.55%,分别是建筑业不良贷款余额4.3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6.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6%,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25.8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66%。
此外,江西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情况尤其引人注目。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在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72.96亿元,较2023年减少31.78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12.9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9.55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23年末的3.29%骤升至17.81%。
截自江西银行2024年年报
而上述江西银行不良风险较高的四个行业除了房地产业,其余行业对应的抵押贷款占比均不算高。
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房地产业有抵押贷款36.00亿元,占该行业贷款余额49.35%;建筑业有抵押贷款15.53亿元,占其贷款金额的5.67%;制造业有抵押贷款17.30亿元,占该行业贷款余额的7.38%;批发和零售业有抵押贷款10.28亿元,占该行业贷款余额3.05%。
江西银行的资产质量除了行业风险暴露严重外,客户的风险暴露问题同样严重。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十大非同业单一客户借款总额达到275.89亿元,占一级资本净额已达56.6%,最大的单一客户贷款金额34.28亿元,占一级资本净额7.03%,逼近监管红线。
十大非同业关联客户的贷款总额达到396.77亿元,占贷款总额11.24%,占一级资本净额已高达81.39%,借款最多的关联客户隶属建筑业,其贷款余额56.78亿元,占一级资本净额11.65%。
而关于对关联客户具体的授信金额,曾据财经公众号“财经九号”的报道,江西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所报授信金额远小于其股东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在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所报金额,在这两家企业2025年新出的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依然坚持所报金额,而江西银行也未曾修改其间差额,具体情况依然成谜。
二、利润增长有赖政策红利,高管薪酬暗藏谜团
资产质量的下行压力,加剧了江西银行的资本消耗。同时,江西银行孱弱的盈利能力又反映出该行资本内生力的严重不足。虽然2024年江西银行实现了利润增长,但是细看之下会发现,此次利润上涨可持续性实际上是存疑的。
虽然2024年,江西银行的净利润实现增长,但其税前利润却是大幅下跌的。2024年,江西银行实现税前利润7.52亿元,同比减少25.54%。而之所以净利润会出现逆转完全得益于所得税抵免,2024年江西银行所得税抵免3.45亿元,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443.39%。
但这种依赖政府红利政策的做法还需警惕政策变化风险,长久来看,江西银行依然需要通过自身战略决策的调整才能实现稳定盈利。而微涨的净利润也实现有效的资本补充。重重压力下,江西银行面临巨大的资本补充难题。
截自江西银行2024年年报
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23年末减少0.07个百分点降至9.3%,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23年末减少0.06个百分点降至12.31%,资本充足率较2023年末减少0.08个百分点降至13.47%,均低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江西银行盈利和资产质量持续面临的压力与该行内控系统的动荡不安不无关系。自上述江西银行原董事长陈晓明被查后,江西银行又相继有4位高管被曝涉嫌违纪违法被查,最近的一次当属2024年主动投案的江西银行原副行长俞健。
2024年4月13日,江西省纪委省监委通报江西银行副行长俞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正接受江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随后,9月13日,江西省纪委监委再发通告,宣布俞健被“双开”。
但高管的相继“落马”并没有完全改善江西银行的内控系统漏洞,据2024年年报,江西银行目前的高级管理人员仅有行长骆小林和三位副行长,三位副行长中,除了新聘任的王一尘,其余两位皆已超期任职。
其中,副行长程宗礼自2010年12月起担任江西银行副行长,至今已任职超过14年,而另一位副行长蔡小俊自2011年8月起担任江西银行副行长,至今已任职超过13年。此外,江西银行在董监高的薪酬公布方面也存在数据谜团。
江西银行在2024年年报的董监高薪金中只有行长骆小林的税前薪酬合计102.9万元,超过了100万元,但在后续酬金区间中,却有5位人员的薪资位于100万—150万区间,此间差异还有待江西银行解惑。
总体来看,江西银行2024年的业绩表现呈现出增长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西银行还需继续努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市场机遇,真正实现长足发展。

贝多财经
贝多财经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