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业普遍承压的大背景下,宁波银行(002142.SZ)交出了一份格外亮眼的年报“成绩单”。
2024年,宁波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1252.32亿元,同比增长15.25%;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76%的低位。在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压力加剧的情况下,宁波银行依然实现规模、质量、效益“三稳增”,再度彰显其在城商行板块中的头部地位。
利息净收入逆势增长17.32%,盈利结构优化初显成效
面对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宁波银行以“组合式+场景化”金融服务策略成功实现逆势增长。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79.93亿元,同比增长17.32%。非息收入虽同比下滑9.87%,但整体营业收入仍达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
宁波银行在年报中强调,金融科技是其逆势增长的关键支撑。通过精准客户画像、优化负债结构、提升结算型存款占比,有效对冲了宏观利率下行的压力。
资产质量持续领跑,拨备覆盖率近390%
2024年末,宁波银行贷款总额达14760.63亿元,同比增长17.83%;不良贷款余额为112.67亿元,不良率控制在0.76%,连续多年保持城商行板块最低水平之一。同时,拨备覆盖率高达389.35%,显示其充足的风险抵御能力。
在强调“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下,宁波银行不断迭代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与数字风控工具,成为其资产质量稳定的核心保障。
AUM突破1.1万亿元,零售、投行双轮驱动稳步推进
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宁波银行个人客户AUM达11282亿元,同比增长14.3%;私人银行客户AUM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16%,为业绩注入稳定动力。
公司银行与投行业务双轮驱动也在不断放大效应。2024年宁波银行投行客户融资总量达5449亿元,客户数突破5000家;资产托管规模突破4.74万亿元,继续在轻资本业务上扩大领先优势。
四大子公司全线盈利,“多牌照+协同”释放内生动力
2024年,宁波银行旗下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四家子公司全部实现盈利,合计净利润超38亿元,成为银行利润结构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永赢金租净利润25.51亿元,居主力地位,宁银理财净利润7.44亿元,巩固资管业务核心,宁银消金净利润3.03亿元,消费金融业务成新增长点。
宁波银行正通过“多牌照+资源整合+协同经营”模式,推动金融服务从传统信贷向综合化、平台化升级。
数字化转型再提速,大模型试点落地场景化服务
在金融科技上,宁波银行持续高强度投入,已通过CMMi5、TMMi4等多个国际级认证,并以“宁行云”平台为核心,构建开放式数字金融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银行已开始部署大语言模型技术,在财富管理、客服、零售公司等板块落地试点,推动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布局未来金融科技主战场。
面对稳健业绩,宁波银行坚持以现金分红回报股东。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总派现金额达59.43亿元,股息率达3.85%。
据浙商证券测算,公司本年度分红率达到22.8%,较去年提升6.8个百分点,稳居高股息蓝筹阵营。
展望2025年:稳中求进、专业突围、科技赋能、严守底线
展望未来,宁波银行明确提出2025年“四大重点方向”:1. 深化客户经营,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民生领域。2. 推进重点业务,提升专业化、国际化服务能力。3. 拥抱科技变革,加快AI与数字化场景落地。4. 强化风险管理,牢守“不良、案件、系统事故”三条底线。
董事长陆华裕表示:“唯有长期主义才能穿越周期,宁波银行将持续以专业创造价值,稳健行稳致远。”
在行业转型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宁波银行以稳健增长、结构优化、数字突围构筑起城商行“优等生”的核心壁垒。从资产质量到盈利能力,从科技布局到客户经营,宁波银行正步入一个有质量、有韧性的全新增长周期。其未来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值得资本市场与监管层持续关注。
来源丨经济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

九州商业观察
九州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