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李靖

中午自己给自己煮一碗面,忽然悟出面的真谛,在记忆的幽巷深处,总有一抹暖香,悠悠地萦绕在生命的每个缝隙,那便是面的味道。

小时候,家贫似洗,日子被清汤寡水浸泡着,唯有逢年过节,方能盼来一碗羊肉面。那腾腾热气,裹挟着羊肉的醇厚、面的爽滑,瞬间驱散了周身寒意与腹中饥馁。一家人围坐,眼含笑意,筷尖挑起的是满足,咽下的是对生活最质朴的期许。彼时,面是珍馐,是贫瘠岁月里熠熠生辉的奢想,每一根面条都缠绕着童真的盼头,每一口汤汁都晕染着家的温情。

流光轻掷,长大的脚步匆匆,家中口粮渐丰,面成了寻常餐食。白面细如丝缕,下锅翻腾,出锅入碗,佐以肉酱、青菜,亦是有滋有味。可岁月这把无情刻刀,却在母亲脸上雕琢出深深浅浅的纹,她的身影于烟火间忙碌依旧,却添了几分疲惫与迟缓。我知晓,那些富足日子里的面香,是母亲用操劳与爱熬煮而成,她以双手编织生活经纬,将温暖喂饱孩子成长的时光。

成家立业后,脚步踏入繁华喧嚣,街头面馆琳琅满目。牛肉面红油透亮,辣意刺激味蕾;兰州拉面汤清面筋,牛骨汤沉淀百年醇厚;羊肉面鲜香滋补,驱走忙碌疲惫;臊子面臊子缤纷,酸辣唤醒食欲;刀削面中间厚两边薄,“飞入”锅中似银鱼,入口外滑内筋。每一碗都盛装着地域风情,每一口都似在讲述别样故事,可尝遍百味,心底却总有一丝怅惘,总觉滋味差了些许。

与学者专家同坐吃面,听他们忧心忡忡将缘由归咎于转基因、地沟油,我只是浅笑。他们怎懂,我心底缺失的那一味,是童年土灶旁母亲的凝视,是寒夜归来那碗热气腾腾专为我留的慰藉,是成长路上母亲用面丈量的关怀刻度。那些面,盛着家史,藏着母爱,岂是食材简单拼凑可得?

人过中年,阅尽千帆,于车水马龙间奔波,每至晌午,腹中饥饿涌起,思绪便飘向福州城的街角巷尾,探寻那一碗能熨帖心灵的面。在无数次吸面喝汤间,仿若咂摸出生活真味——人生,不过一碗面矣。看那权势倾天者、富贵逼人者、贫寒拮据者,在生死大幕落下瞬间,功名利禄皆如浮沫散去,尘归尘,土归土。而面,贯穿一生,幼时饱腹解馋,长时滋养身躯,暮年勾起回忆,它承载的情感、温度与力量,才是最值得咂摸的生命余韵。

千帆过尽,世界面食万千,风味各有千秋,却无一能及母亲手擀的那一碗。那面,带着掌心温度,饱含盼归深情,根根劲道扯着游子心肠。母亲以面为丝线,穿梭岁月,织就家的锦绣,那是一生眷恋,是灵魂归巢时最暖的慰藉,即便山海相隔,念起那碗面,心便有了归处,人生便满是回甘。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