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低洼处、指的是没有任何资源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贫困乡村,由于历史欠帐,一些临黄地区仍然十分贫穷。 如何推进贫困乡村发展、乡镇干部的素质是决定因素,而乡镇干部良好素质是培养和激励出来的,提拨优秀人才是对干事创业的乡镇干部最大的肯定。事实证明,一个乡镇只要有干事能力强的干部,整个乡镇都会朝气蓬勃。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如何推进贫困乡村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精准的政策扶持,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 长垣市武丘乡是一大片临黄区,在这片孤寂荒凉之地,老百姓之间流传的只有辛酸的搬迁故事。

2021年中旬,河南省文旅厅的社会组织曾多次穿棱于此,希望可以将有造血功能的项目在此落地,更希望这里的父老乡亲过上舒适安定和富裕的生活,由于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差,同志们善良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河南国文艺术研究院乡村振兴工作组的同志们到长垣考察期间,听到黄泛区武丘乡副乡长甄宪涛同志介绍乡情时捕捉到一条乡村致富信息。当时甄宪涛感慨的说,我们临黄区没有资源,只有废弃的大坑小塘一大片,没资源田地少,满眼荒凉一片片、太难了啊。冯勃源听后却高兴的说,大片废弃的坑塘就是个宝,是很好的资源啊?!如果做成生态养鱼,那肯定是很好的扶贫项目!并且开导甄乡长说,乡村振兴就是要善于利用和整合当地优劣资源做项目,乡村振兴首先就是要解决贫困问题,先扶贫后致富循序渐进。寻找具有造血功能的项目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能因地制宜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我们可以利用多年废弃坑塘,以承包或股份的方式做成生态养鱼项目,对外进行招商。集体闲置的坑塘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农民的收入又增加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乡村振兴项目啊。

2022年3月15日~8月20日,疫情还在泛滥,各地都在封控之中,长垣的封控管理更为严格。道路上车辆禁行,村村严查核酸,在如此严峻的疫情管控下,甄宪涛开始了认真全面的了解生态养鱼项目,他不断给五个村的支部书记和村委成员沟通谈心,征询五个村委意见、用了整整半年时间统一了思想。期间有很多人说闲话,有人劝甄宪涛别管这出力不讨好的事,这废弃坑塘几十年没用,肯定养不活鱼,再说老百姓养鱼投资亏了咋办?…   有人说你上班好好的,瞎折腾什么,出问题是要负责任的?…                

甄宪涛在烦恼中一时无解,为了解决心中的许多疑问,他与远在郑州的河南国文艺术研究院冯勃源院长电话商谈项目推动计划和遇到的问题。得到了冯勃源同志的支持和肯定后,甄宪涛信心满满。他们俩为推动该项目历时半年,几乎天天电话沟通,有时一次电话达2个小时之上。谈的问题主要还是如何解决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如何更快的推进项目落地。再就是鼓励甄宪涛趁年轻多做些事,并用一些优秀领导的成长的事迹鼓励他。为了配合甄宪涛开展工作,冯勃源分别联系大彊渔业的技术人员和湖北天门的养渔专家咨询,在一年多的项目推进时间里,他们从不懂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现在甄宪涛都快成为半个养鱼专家了。

由于三年疫情,临黄区的大多数村民生活比较困难,更别说让村民投资养鱼了。随着甄宪涛对村民养鱼态度的深入了解,他的思路也在逐渐转变,最后他把寻找投资人当成了主要任务。如何寻找一个有着乡村情结又比较专业的养鱼人,甄宪涛费尽心思。2022年4月至2022年10月间。甄宪涛利用各种渠道动员所有的朋友们帮忙,每天咨询上百条信息,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位脚踏实地又有事业心还能为群众利益着想的养鱼专家,河南渔良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兴轩。在河南国文艺术研究院和武丘乡党委的支持下,甄宪涛与任兴轩经过认真深入交流,该公司很快就签定了合作协议。渔良公司决定在三至五年内、分三个阶段七个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产值近亿元,利税近千万元,安排农民工约200人。为了安抚在疫情期间困难的村民,该公司在渔塘整理期间就提前给村民发放承包金,而且不要村民投资一分钱,承担了全部的投资风险,这对身处困境的村民可谓是雪中送炭。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