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前几天还在穿薄外套,转眼就因为出门没穿秋衣秋裤冻得直跺脚.....突如其来的降温,打了郑州人一个措手不及。应对气温骤降,光靠“抖”可扛不住。记者结合专家建议,整理了一套“降温防护攻略”,从穿到吃再到防病,帮你稳稳应对这波冷空气。

洋葱式穿衣既暖又不闷

“寒露之后,露水更浓,寒气更重,此时可以采取洋葱式穿搭。”安全健康教育网河南工作站讲师李凯解释,“洋葱式穿搭”的诀窍在于多层搭配,薄厚分开。他建议市民在内层选择透气吸汗的纯棉衣物,中层穿保暖性强的毛衣或抓绒衣,外层搭配防风防水的外套。“这样既能根据室内外温差灵活增减衣物,又能避免单穿厚衣闷汗着凉。”

李凯还提到“寒从脚下起”。他提醒,温度骤降时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可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泡脚时水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以40℃为宜,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效果最好。专家提醒,泡脚虽好,时间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不超过30分钟,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泡脚温度和时间。

避免冷热交替引发疾病

“最近门诊里,不少人因为突然受凉来就诊,有头疼鼻塞的,还有关节疼的。”河南省中医药主任医师吕沛宛提醒,白露后尤其需警惕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她建议,从温暖的室内到室外,可以先在门口站一两分钟,让身体慢慢适应外面的温度,避免突然受凉引发头痛、鼻塞;同理。从外面回到室内,不要马上脱外套,等身体适应室内温度再慢慢减衣,防止冷热交替导致血管收缩紊乱。

“尤其是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更要多注意。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要按时吃药,最好每天固定时间量血压。”吕沛宛建议,日常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艾灸关元穴,每日一次,连续灸五次,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胃肠疾病。吕沛宛还提到,日常可以按揉合谷穴、内关穴等穴位,每次按压三到五分钟,有助于预防感冒、缓解头痛、心悸、失眠等,“但要注意孕妇不宜按压合谷穴。”

“口罩和护手霜也别落下。”李凯补充,冷空气会刺激喉咙和鼻腔,出门戴口罩能挡一挡,在流感高发期也能保护自己;手暴露在外面容易干裂,洗手后及时涂护手霜可有效保护手部。

科学食补暖身又养胃

“天凉了想吃点热的补补,但可不是越油腻越好。”郑州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提醒市民,降温天食补,重点在“温热、均衡”。

中心建议,每天先保证吃够主食,早上喝碗小米粥、玉米粥,暖胃还顶饿;可以适当吃点牛羊肉、鸡肉,或者喝杯热牛奶,补充点热量。想喝点暖身的,可以泡杯生姜红枣茶或桂圆枸杞茶,但要根据个人体质酌情调整,容易上火的人少放桂圆。

“不用特意大补,家常便饭搭配好,就能帮身体扛住冷。”吕沛宛表示。

(正观新闻记者 魏滢)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