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新国九条” “并购六条”政策指引下,并购重组正成为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10月16日,郑州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大会暨“资本力量1+6”年度活动在郑州高新区举行。本次活动以“激发并购重组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金融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代表汇聚郑州,围绕金融支持并购重组、金融支持产业链生态发展进行交流和研讨,充分发挥并购重组的作用,实现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

行业大咖集聚郑州

共谋并购重组时代机遇

并购重组是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助力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段时间,并购重组迎来“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爆发期。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大省,河南省正以并购重组为重要突破口,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激活企业发展潜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郑州高新区举办郑州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大会暨“资本力量1+6”年度活动,邀请各领域专家分享并购重组的实战经验,探讨并购重组合作机遇,助力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为郑州市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能。

“作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近年来,郑州高新区主动融入郑州金融强市建设,将发展科技金融作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张超在致辞中说。

据了解,郑州高新区是河南省第一家开发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这里科技资源多、创新活力强、创业环境优、金融服务好,为并购重组提供了优渥的土壤环境。

据介绍,目前郑州市集聚各类金融机构421家,培育上市企业超60家,基金规模突破900亿元,债券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雄厚的产业根基为并购重组创造了丰富场景,装备制造领域的宇通客车、中铁装备、郑煤机等龙头企业全球领先,汉威科技、新天科技等企业在细分领域形成强大话语权,生物医药、现代食品、数字经济等领域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张霄牧说。

河南证监局二级巡视员周德选表示,去年以来,河南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开展并购重组,“强链、补链、延链”成效显著,市场表现良好。“并购六条”实施后,10家上市公司启动12单并购重组,5单已完成,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并购重组对小规模、产业单一公司意义重大。当下政策支持并购重组的体制机制已形成,上市公司既要抓住机遇,也要避免盲目跨界等问题。”周德选表示。

本场活动由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指导,天健湖经济研究所、深交所河南基地、科技金融广场联合主办,大河财立方、深交所科融通V-Next为支持单位。

民营上市公司重组并购更为活跃

专家解读并购新规,洞见“河南机遇”

大会现场,深圳证券交易所执行经理郑玲玲以“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进行演讲,深度解读了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并购重组、有哪些支持政策?深市重组市场的现状以及并购重组关键要素及关注问题等。

郑玲玲表示,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深市重组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民营上市公司筹划重组更为活跃,大市值公司重组意愿明显增强。发股类重组占据主流,科技型企业估值包容度有所提升。产业整合类并购占据主流,聚焦新质生产力成为趋势。

“并购重组是提升存量上市公司质量、实现资本市场吐故纳新的重要渠道。”郑玲玲提到,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了并购重组的资源配置功能,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深交所将进一步提升包容度,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开展跨行业并购。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建鸾预测,并购重组将超越IPO成为主流。他表示,一方面,在当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IPO市场面临压力,节奏放缓;另一方面,一系列并购新规的出台,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驱动力,并购重组迎来非常大的机会。他还强调,未来产业并购将成为主流,将由直接并购走向专业并购,由财务并购走向战略并购。

不过,并购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风险与挑战。郭建鸾归纳总结了并购风险的三个“70%”定律,即并购案例中有70%是失败的,失败案例中70%是整合失败,整合失败案例中70%是由于文化的不匹配。“因此,战略匹配、文化相容、估值溢价等都是在并购中首要考虑的问题。”郭建鸾称。

作为一名投资与并购市场的积极参与者,中美创投创始合伙人、董事长胡浪涛认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积蓄新能量。

“面对当前资本市场的深刻变革,企业家群体应主动把握港股制度改革与并购重组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河南企业也应延续蜜雪冰城、泡泡玛特等优秀企业的创新基因,通过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胡浪涛表示。

本次活动特邀主持人、河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主任孙新雷表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和资本力量正发挥着重要的整合作用。经过精心筛选和有效整合,具有价值的市场主体将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生机。

“作为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抓手,当前并购重组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河南省也正在以强链、延链、补链为主线,推动优势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孙新雷说。

7个新质生产力项目路演

打通资本赋能产业“最后一公里”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泛蛋白修饰技术的科研服务、临床检测、药物研发,公司创始人有20年蛋白组学研究实验。本次路演计划融资3000万元~5000万元。”凤凰智药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项目路演现场说。

当日下午,作为2025年“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的重要活动, 来自生物科技、半导体、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7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

同创伟业、中科创星、东方汇富、远致富海、江苏高科产投、鲁深创投、河南投资集团、开源证券、金元证券等50余家金融投资机构现场参会。

路演现场,浙江瓷芯电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计划融资1500万元,拟用于50万吨高纯氮化铝批量生产线建设;亿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拥有60多项专利/软著,拥有自研监控系统,是国内唯一拥有泰尔实验室维修全品类甲级资质的企业,本次路演计划融资2亿元,其中40%用于研发中心扩建。洛阳优特威车业有限公司短期计划融资2000万元,产能扩张计划,建设柔性化智能产线。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钒电解液”项目拟融资金额1亿元,“同位素锂7”项目拟融资3000万元,“盐湖提锂”项目拟融资2亿元。

“本次路演项目各具特色、科技感足,覆盖多个前沿领域,尽显河南本土科创企业潜力。”投资机构代表受访时称,“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的对接平台,既为资本高效筛选好项目,也通过专业互动帮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王洋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