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心连心,安全零距离。一堂生动的户外安全课,将党建合力转化为守护群众平安的坚实力量。秋高气爽,阳光和煦,二七区望江居社区广场上气氛热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在模拟人上进行胸外按压。“手臂要伸直,用上身力量向下压!”老师一边纠正动作,一边讲解要点。周围聚满了感兴趣的居民,大家踊跃尝试,都想掌握这门救命的技能。
这是郑州市财政局与二七区望江居社区联合开展的结对共建应急安全体验日活动中的一幕。结合第36个国际减灾日“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主题,10月14日下午,两家党组织携手郑州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将专业的应急安全知识送到了居民身边。
党建引领聚合力,精心策划为民需
本次共建活动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通过组织联动、资源联享,活动成功引入专业应急安全资源,切实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中对安全知识的需求。郑州市财政局作为共建单位,主动担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前期调研发现,居民对家庭急救知识有强烈需求,特别是老人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财政局随即联系郑州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的专业老师,共同策划了这次体验式活动,让安全知识不再停留在书本,而是转化为可操作、可体验的实用技能。郑州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选派优秀教师团队,携带专业教具深入社区,将专业的应急知识转化为居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的本领。
互动体验零距离,实用技能获点赞
活动吸引了大量居民驻足参与。在心肺复苏(CPR)操作环节,老师逐步讲解操作要点,并借助人体模型进行演示。在志愿者引导下,居民们纷纷上前实操。“一直觉得心肺复苏很难,今天亲手试了才知道,只要方法对,普通人也能救人!”刚体验完的张阿姨感慨道。在海姆立克急救法讲解环节,老师针对成人、儿童和婴幼儿的不同特点,分别演示了正确的急救手法。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学习,“孩子吃东西噎住的情况很常见,学了这招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年轻妈妈说道。在救援结绳演示环节,老师教授了实用绳结的打法,志愿者们配合分发短绳,供居民现场练习。76岁的王大爷在志愿者帮助下学会了结绳方法:“别看这些绳结简单,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
整个活动中,郑州市财政局的党员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忙碌在各个环节。他们维持秩序、分发资料、辅助教学,始终秉持“群众优先、老人孩子优先”的原则,展现出党员的服务意识与担当精神。
共建共享显成效,安全意识入人心
居民不仅是服务的对象,更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此类活动,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鼓励大家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共同维护美好家园。本次活动通过组织联动、资源联享,成功构建了“社区搭台、单位支持、专业机构助力、居民受益”的良性互动格局。这种共建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也为打造平安、和谐、幸福的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参与活动的单位员工而言,这也是一次深刻的宗旨意识教育。他们纷纷表示:“看到居民们学会技能后露出的笑容,我深刻体会到党员服务群众的价值所在。”这种深入社区的服务方式,比任何理论学习都更加直观和深刻。
对郑州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而言,这也是一次宣传教育的创新实践。授课老师认为,走进社区、直面群众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安全教育的形式壁垒,实现了应急宣教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效果显著提升。
深化共建谋长远,党群连心谱新篇
此次应急安全体验日活动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将深化结对共建机制,聚焦“一老一小”关爱、特殊群体帮扶等重点领域,围绕政策宣讲、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内容,不断丰富共建内涵,推动共建活动常态化、精准化发展。同时,建立“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的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活动结束后,社区广场上,志愿者们忙着分发安全知识手册。阳光下,党员志愿者的红马甲与社区居民的笑脸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党群连心、邻里和睦的生动画面。这不仅是一次活动的结束,更是新一轮共建合作的开始。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更安全、更和谐的社区共同体正在悄然形成。
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