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体育赛事与每一座拥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如影随形,让人不禁想起这座城市的鲜活、多彩和向上……承办顶级赛事,更是衡量一个城市建设水平、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志。

转弯、冲刺、哨响!10月12日上午,随着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中国郑州大奖赛终极对决的尘埃落定,这场持续三天的国际顶级赛事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水域落下帷幕。

从2023年F1H2O赛事首度花落郑东新区,到2025年龙湖水域碧波再起。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芬兰、瑞典、挪威、阿联酋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0支顶级赛队、20位顶尖赛手带着“速度与激情”,三度汇聚“水域靓城”,竞技水上狂飙,体验特色文化,感受城市风采。

在赛艇的机器轰鸣声中,在举世瞩目的赛事转播里,“国际郑”的新篇正在由浪重塑,“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城市形象也在迈向新的高度。

速度较量 “体育郑”活力四射

10月12日,伴随着最后一场激情澎湃的比赛在郑东新区龙湖水域收官,为期3天的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中国郑州大奖赛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赛前练习热身,赛中紧张排位,到最后“总决赛”的激情上演,在竞技与比拼中,这场顶级赛事再次燃动了整座城市的运动激情。

引擎轰鸣,三轮练习赛重燃“水域靓城”。时隔一年,拥有18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湖湖相映、水水相连”的郑东新区重新迎来了2025年F1H2O郑州大奖赛。10月10日,参赛的10支顶级赛队纷纷在龙湖水域“下艇试水”,为即将到来的正式比赛进行热身。

在练习赛中,久违的浪花飞溅让现场观众绽放出了激动笑脸。作为水上运动的“超音速战斗机”,F1H2O摩托艇惊人性能令人叹为观止,其百公里加速仅需3秒,比赛时F1H2O摩托艇直线速度可达230公里/小时。当赛手驾驶赛艇在水域飞驰时,马达轰鸣声震耳欲聋,艇身划破水面激起层层白色浪花,如离弦之箭般穿梭的身影,瞬间点燃观众热情。

11日上午,一艘艘赛艇正式开拔,向着“杆位争夺”的排位赛全力冲刺。排位赛第三轮结束前一分钟,瑞典队的约纳斯·安德森以43秒95的全场最快圈速,拿下本次郑州大奖赛正赛杆位,也成功抢得他职业生涯的第16个杆位。

鲜花、奖杯、桂冠……10月12日,在欢呼声中,2025年F1H2O郑州大奖赛正式落下帷幕。来自维多利队的两位赛手亚力克·威克斯特罗姆、肖恩·多仁特包揽本站冠、亚军,沙迦队的鲁斯狄·怀亚特获得季军。凭借优秀的组织办赛能力,郑州市获得了国际摩托艇联合会颁发的“优秀办赛城市”荣誉铭牌。

较量不止速度,也在为城市体育事业发展带来“加速度”。近年来,从世界F1H2O摩托艇中国郑州大奖赛的连年举办,到WTA郑州网球公开赛、国际乒联总决赛、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等多个国际高水平赛事接连落地,在一场场竞技交锋,在一次次运动交流中,郑州“活力之城、运动之城”的城市形象日渐丰满,“体育郑州”愈发活力四射、激情满满。

场外交流 “文化郑”风采尽显

一场国际赛事的举办,同样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契机。10月12日上午,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中国郑州大奖赛正赛开幕式在龙湖水域举办。太极剑舞刚柔并济,豫剧扮相“花木兰”领衔船前,以中原文化为载体,以传统艺术为媒介的开场表演,让国际赛事成为展现中华文化的闪亮舞台。

10月8日晚,开赛前两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水上摩托艇赛手与赛事嘉宾来到如意湖畔,登船体验“如意龙湖·船说郑州”游船项目。游船上,参赛选手们在水上演艺与双语解说中穿越历史光影,了解中原文化,邂逅比赛水域的夜间风采。

当李白、杜甫、潘安、李清照等一位位历史人物从水面上走来,赛手们举起手机,将镜头聚焦船外,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每一幕表演都让登船嘉宾沉浸其中,享受着对于美的共同期待。“这是一个美好而又精彩的夜晚,真的很希望我也懂中文,这样就可以理解每一幕的故事。”参与全程体验后,来自斯特劳欧队的55号赛手玛丽特·斯特劳感叹道。

交流不止游船,非遗同样惹人喜爱。10月9日,在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大赛中国天荣F1H2O摩托艇队粉丝见面会上,来自洛阳的非遗拓印不仅让传统文化走入赛事,还让朱红墨汁点染选手指尖。

“Give me a roller,帮我拿一个滚筒。”“It means fortune,这意味着福运。”当宣纸上“吉祥”“如意”“百福”等字样被红墨渲染,美好的祝福便随着讲解声飘向选手耳畔。在非遗体验过程中,随着亲手拓印的作品完成装裱,中国天荣赛队领队陈焕明表示:“我一定会把这幅作品带走放好,留作此次比赛的纪念。”

不仅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可观、可感、可沉浸”,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还能让你“装进口袋”。为了展示河南文化,推动文旅文创与赛事相融合,由主办方在场边设立的“河南礼物”文创展台吸引了国内外参赛嘉宾与观众前来围观。

展台上,从“开封小笼包毛绒挂件”到“唐三彩抱鸭女俑瓶”,香包、挂件、精美书签应有尽有,来自河南各地的特色文化浓缩成一件件文创产品,等待着市民游客的挑选。此外,从中牟雁鸣湖畔搬来的“大地之丘”帐篷营地,一场场科技与体育相碰撞的“青少年科技体育嘉年华”,都在赛场外成为观赛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从夜游如意湖、龙湖的光影浪漫,到手作拓印的传统色彩,“文旅”“文创”“非遗”等元素都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展现“文化郑”风采的赛事窗口,推动文旅体产业相融合,续写场外之谊的城市新篇。

赛事保障 “服务郑”礼宾八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一座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张开臂膀,礼宾待客,“郑”在迎接八方。

10月5日,为迎接首批从机场落地郑州的赛事嘉宾与参赛队员,赛事主办方为抵郑嘉宾准备了热烈的欢迎仪式与接机服务,无论是临时搭建起“交通服务台”还是高高举起的欢迎标语和接站牌,都体现着东道主的“大城风采”。

当日下午1时许,国际摩托艇联合会F1H2O推广委员会执行主席拉维妮娅·桑佐沃·卡瓦列罗抵达接机现场,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以“作揖”之礼,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受到现场迎接的拉维妮娅兴奋地赞叹:“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到郑州了,这里的办赛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并且变得越来越好,它是我心中的‘No.1’。”

“从地铁‘龙湖北’站口出来,就能看到醒目的观赛区指引牌,真的很贴心。”10月11日上午,徘徊在地铁前的许先生对赛事主办方悉心引导不吝赞叹。赛事期间,在金融岛东北角沿湖区域,龙源东三街至龙源东五街沿湖绿化廊道上,多处明显的观赛指引让“无需预约,全民免费,全域观赛”的惠民理念真正走入市民生活。

赛场中,来自河南体育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身着蓝色帽衫辛勤忙碌,为场中各类工作积极协调;赛场外,包括现场接机仪式、保障车辆签约、粉丝见面会等在内的诸多服务保障工作有序运转,为赛事完美呈现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针对潜在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三天的赛程,郑东新区在赛事服务保障层面全面发力,协同医疗、安保、气象、电力、通信等9大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全流程、全覆盖的专业服务,全力保障赛事有序推进,为整场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由浪重塑 “国际郑”加速起航

“国际”二字,是面向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本次在郑州举办的世界F1H2O摩托艇赛事,不仅是一场国际顶级赛事,也代表了水上动力艇赛事的最高水平。作为一场每年在全球举办8至10站分站赛的国际大赛,其单站赛事全球受众超10亿人次,全年总受众突破100亿人次,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体育IP”。

10月9日,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中国郑州大奖赛赛事发布会在郑州举办。发布会上,国际摩托艇联合会F1H2O推广委员会总经理卡西米罗·迪·圣·吉尔曼诺曾表示,“F1H2O赛事在郑州的第三次举办,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郑州以其开放、包容、美丽、国际化的特质,每年都为赛事带来新的惊喜,我们每年都期待来到郑州,见证赛事与城市的共同成长。”

与时俱进,是“国际郑”的昂然姿态。据了解,为扩大本届F1H2O郑州大奖赛的赛事影响力,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主办方还为广大市民推出了“赛事票根享优惠”系列活动。通过预约观赛,市民朋友可凭“票根”在赛事结束后体验“龙湖湿地公园有轨小火车”“郑东新区市民体育公园”部分运动项目、“如意湖水上巴士”等活动,推动“全民运动”走入市民生活。

“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幸福一城人”。城市增添了“体育基因”,市民也更具“运动气质”。此次赛事的落幕,也将成为郑州市水上运动发展的新起点。据悉,用于此次比赛的场地将在未来改造为市民水上运动中心,面向公众开放水上体验和培训项目,推动摩托艇、皮划艇等水上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并着力打造一批集休闲、健身、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滨水公共空间,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体育生活。

城市因赛事而火热,赛事因城市而多彩。三度起航,三次落幕;水波暂歇,尘埃落定。从赛场之上的竞技比拼,到比赛之外的文化交流,从贴心细致的赛事服务,到与时俱进的国际风采……在郑州与F1H2O赛事的双向奔赴与互相成就中,“文化郑”“服务郑”“国际郑”的城市形象全面彰显,在提升办赛水平、加速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谱写出了“由浪重塑”的赛事新篇。借“F1H2O郑州大奖赛”的东风,郑州市再一次实现城市能级跃升、国际影响力飙升、群众获得感提升,更折射出这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城市、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万千气象。

(正观新闻记者 陈凯 覃岩峰 李居正 文 周甬 图)


统筹:王绍禹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