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第二个“最晚中秋”来了
10月6日是中秋节,这也是本世纪第二个“最晚中秋”,比去年中秋节日期晚了19天。21世纪上一个“最晚中秋”出现在2006年。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一部兼顾了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和回归年长度的阴阳合历,一个朔望月平均约29.5天,一个农历平年为354或355天,平均比公历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少大约11天。
如果任由公历、农历“时差”长期延续下去,会出现中秋节在冬天过的情况。为弥补“时差”,农历历法中以设置闰月的办法,使月份与季节对应。一个农历闰年为383或384天,平均比公历年多大约19天。今年是闰六月,在农历八月之前,故而今年中秋与去年中秋之间相隔13个农历月,今年中秋比去年晚19天。
21世纪的这100年间,中秋对应的公历日期在9月7日至10月6日间波动。最早的中秋对应日期为9月7日,仅有1次,在2052年。最晚中秋一共出现4次,日期落在10月6日,分别出现在2006年、2025年、2063年和2082年。
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为10月7日11时48分。据王科超介绍,满月可能出现在农历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其中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的概率最高。2001年到2100年的100年间,共有48次中秋月“十六圆”,38次“十五圆”,14次“十七圆”,没有“十四圆”。
他说,今年最圆时刻发生在农历八月十六的白天,但中秋当晚观赏到的月亮已经非常接近正圆。“农历八月十六,月亮会更近更大一点。如果大家晚上7点赏月,八月十六更圆。不过肉眼看不出来区别,两天最大的区别是,农历八月十六,月亮升起来得更早。”
央视总台2025年中秋晚会将有这些节目
10月6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中秋晚会》将与全球受众见面。
今年总台秋晚借月抒怀,以《山月满》《是吾乡》《一轮秋》三大篇章徐徐展开,在“唯美、真挚、抒情、浪漫”的艺术基调中,将家国情怀、文化底蕴与巴蜀山水巧妙相融,集中展现出圆满和美的主旨。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又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重要节点。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总台秋晚在宏大主题与微观叙事中,更增添一份浓浓的家国深情。
晚会中,歌曲《归来》将以中俄双语演绎,再现烽火岁月中对正义的坚守渴望。《五月的鲜花》《任时光流逝》《玫瑰人生》三首诞生于不同国家、承载反法西斯战争记忆的歌曲,也唱出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半个月亮爬上来》《月亮照山川》两首民族旋律,唱出同一轮圆月映照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月光交响。
光影流年,银幕生辉。今年还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总台秋晚邀请老中青三代电影人,共话《银幕里的月光》,唤起几代人的光影记忆与情感共鸣。一曲《月光》也将电影人对银幕的热爱娓娓道来。
千里婵娟,明月传情。晚会还用歌声传递亲情、爱情、友情、故乡情。《月半小夜曲》《不要慌,太阳转身有月光》《月亮翻过小山坡》等节目借助艺术和技术的融合表达,实现舞台意境随歌曲主题不断切换,与全球华人浪漫共情。
今年总台秋晚在四川德阳举办,也融入众多地方特色元素。在节目《青铜》中,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代表古蜀文明灿烂成就的文物,与充满未来感的人形机器人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微纪录《守望》《新生》以真实朴素的叙事,呈现出这座城市的坚韧与勇毅。
10月6日晚8点,由蓝月亮独家冠名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中秋晚会》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综艺频道(CCTV-3)、中文国际频道(CCTV-4)、音乐频道(CCTV-15)、4K超高清频道、8K超高清频道等电视频道,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总台相关广播频率和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美国、阿联酋、肯尼亚、哥伦比亚、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区主流媒体,面向全球受众同步播出。
月光皎皎,情意绵绵。2025年总台秋晚以月相邀,与广大观众共赴团圆之约!
(来源:央视新闻、新京报)
编辑:高畅韵
二审:李记波
三审:王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