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日,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月满华章 知承千年”2025庆国庆、中秋系列活动之“烧箔画体验”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活动以传统金属工艺为载体,融合现代审美意趣,吸引众多游客亲手制作金箔画。当传统技法碰撞现代艺术,大家在国庆佳节中以指尖技艺表达节日的喜悦,也为中秋团圆添上了一抹独特的文化亮色。
据了解,烧箔画源于古代金属工艺,是一种以金属箔片为载体,通过加热引发化学反应而创作出的色彩斑斓、光泽独特的艺术作品。在现场,考古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市民准备了种类多样的主题模板,以及齐全的制作工具。从“玉兔与花好月圆”,到“我爱祖国”“多福字体”,参与者可任意选择并在现场完成制作。“通过描绘模板的边界,涂上胶水,贴上金箔,一幅‘非遗烧箔画’就制作完毕了。”在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前来体验的游客纷纷领到了自己喜爱的箔画主题,并投入制作。
“第一次来到考古博物馆,几个展览的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让我惊喜的还有手工活动可以免费参加。”国庆假期第三天,来自河南南阳的大学生王佑坤怀着对历史的好奇走进了考古博物馆,意料之外的手工DIY活动却让他惊喜不已,他表示,这种能够体验非遗文化与传统艺术的活动非常有趣,给自己的假期之旅添了不少乐趣。
除了河南本地的游客,来自江西南昌的刘同学也同样感到惊喜。“这幅画是我为国庆假期画的,来表达节日的祝福。”桌面上,他选择的“我爱祖国”画框已经被胶水涂好,即将开始进入贴箔环节。活动开始不久,就已经有几位游客的DIY作品初具雏形,活动现场的气氛愈发活跃,起初的拘谨与生疏,很快便被投入创作后的欢声笑语所取代。
从10月1日开启的“月满华章 知承千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庆国庆、中秋系列活动已经进行到第三日,从4日起还有考古人讲考古、非遗宋锦珍珠画、中秋灯谜大会等活动,期待市民朋友前来入馆体验,在博物馆里度过一个“文化假日”。
正观新闻记者 李居正 文/图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