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凭着一口接地气的幽默金句和藏不住的真诚,彻底火出了圈。数十万粉丝涌进他的社交账号,摊位前天天排起长龙,甚至有人特意从外地赶过来,就为了买块6元的鸡排、跟他唠两句。

“鸡排哥”的走红并非孤例。近年来,社交媒体上普通劳动者突然出圈走红的案例层出不穷。在此之前,怀化晓华理发店靠实在手艺圈粉,南京10元手冲咖啡阿姨凭简单真实走红。他们的共通之处,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用最简单真诚的工作让人感受到认真与温暖。

鸡排哥的“火”,说到底也是“专业”和“真诚”撑起来的。他的配方上明明白白写着“每天新鲜采购腌制”,炸鸡排时总念叨“不炸到位我不会原谅自己”,油温和时间差一点都不行;连装鸡排的袋子都得敞开,顾客动作慢了,他急得逗趣“你耽误我15秒,打乱我节奏了”,惹得周围人笑作一团。网友说得精辟:他卖的是“6元的鸡排,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

流量之所以找上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不过是因为普通人身上的认真、热情与真诚,本就值得被看见,而互联网让这个范围大大破圈。可流量这东西,向来是“月月网络出红人,各领风骚三两天”。它能把普通人推到聚光灯下,也可能打乱他们原本的生活。我们并不希望,流量过多地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在无数普通劳动者心中种下不切实际的走红奢望。好在鸡排哥目前还没有“飘”:每天早上6点先去卖肉夹馍,中午11点回家备鸡排食材,下午3点准时出摊到晚上8点,日子依旧按自己的节奏转。这份清醒,比流量本身更难得。

更让人欣慰的是,景德镇当地也已经快速响应,不准备让这份流量“昙花一现”:当地城管为“鸡排哥”成立了工作专班,文旅部门也拿出了“一揽子计划”试图接住热度。站在城市的角度,这应该是“流量”变“留量”该有的样子——只有当城市管理者主动介入,通过配套跟进去优化“流量”带来的公众体验,故事的走向才不会仅仅停留在普通人的短暂爆红,而是可以帮助他们把“真诚”转化成长期价值。

没有一个网红能永远站在流量顶峰,但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记住。我们乐见“鸡排哥”被流量“撞了一下腰”,更期待他在喧嚣过后,依然能直起身子,继续炸好每一块鸡排。因为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流量终究只是插曲,坚守岗位做好本职才是根本。

站在公众的角度,那些能激励大家的故事和精神,才是真正的财富。一旦我们意识到打动我们的是那些超越行业、超越岗位的人类特质,并明白这些特质可以指引每个人的生活,那么每一次流量狂欢将变得更有价值。

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像“鸡排哥”那样可以把普通日子过得闪闪发光的人。

(原题为《“鸡排哥”爆红,是公众期待“看见”普通人的光芒》 作者 谢飞君 来源 上观新闻)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