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的清晨,晨露还没散尽,郑州经开区航海东路上的第一缕阳光,已轻轻落在灯杆两侧飘扬的五星红旗上;中心广场中,一簇簇时令花卉绽放笑颜。中秋、国庆“双节”临近,这片城区正被“中国红”与“缤纷彩”层层包裹,悄悄换上了喜庆的“双节盛装”。为迎接国庆、中秋“双节”,经开区紧扣“我们的城市叫郑州”主题,以“国旗添红、花卉增彩”为核心,统筹推进氛围营造与精细管护,用“抬头见国旗、移步闻花香”的实景,为辖区居民提前送上满溢家国情怀的节日祝福。
满城“中国红”:一面面国旗飘出烟火里的仪式感
“这国旗一挂,过节的味儿一下子就浓了!”9月24日清晨,路过第八大街的居民王女士,看着灯杆两侧整齐的五星红旗,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为营造庄严热烈的国庆氛围,经开区严格落实郑州市相关部署,在航海东路(机场高速—东三环)、第八大街(经北六路—南三环)等主次干道及城市主要出入口,集中悬挂标准化国旗800余面,其中600面是往年国旗经清洗、检修后循环利用的。
为不耽误居民出行,市政专项施工队抢抓9月24日、25日晴好天气,避开早晚高峰,开启“错峰作战”。清晨6点,安装组的工人就踩着登高车到位,腰间系着安全绳,手里攥着水平仪,“每面国旗的悬挂角度都要调3遍,高了挡视线,低了不精神,得让路过的人看着舒服”;夜间10点后,亮化组又带着检修工具包上街,对沿街夜景照明设施逐一排查,确保入夜后灯光与国旗相映,“红韵流光”不刺眼。施工队负责人说,截至9月24日,国旗悬挂已完成80%;10月12日会有序拆除,做到“节前扮靓、节后不杂乱”。
全域“缤纷彩”:15万盆鲜花织就街角的节日诗
如果说国旗是经开区双节氛围的“精气神”,那15万余盆时令花卉,就是最添活力的“俏容颜”。走进中心广场,孔雀草、矮牵牛交织成圆形花境,中间点缀的红色国庆菊拼出隐约的“团圆”轮廓;京港澳高速经开段沿线,橙色羽衣甘蓝与金色万寿菊顺着护栏铺展,像两条流动的彩虹,路过的货车司机特意放慢车速,用手机拍下这抹“经开亮色”;航海路、八大街等主次干道的中分带里,工作人员按“红+黄”色彩分层摆花,居民驾车出行时,透过车窗就能瞥见一路“花影随行”。
“不光要种得好看,更要养得持久。”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绿化养护负责人介绍,此次景观营造精选孔雀草、矮牵牛、羽衣甘蓝等6种花期适配的时令花,按“对外交通窗口重迎宾、居民休闲区重互动、主次干道重连贯”的思路布局,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提质”。
“种花容易护花难,得让这‘缤纷彩’一直美到节后。” 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绿化养护负责人说,此次选的孔雀草、矮牵牛、羽衣甘蓝等6种花,都是花期能持续20天以上的时令品种,还按“交通窗口重迎宾、休闲区重互动、干道重连贯”的思路布局,让每处花境都“有用又好看”。为守住景观效果,工作人员提前在20余条干道播撒花籽,给中心广场、八大街花坛补植花草3000余盆,清运杂物5车;双节期间,10支养护队会按“早6点至晚8点”轮班巡查,清晨浇水时会绕着花境慢浇,避免冲倒小苗;午后背着药箱排查病虫害,发现黄叶就及时修剪;傍晚还会清理花境周边的落叶、垃圾。更贴心的是,养护仓库里备了2000盆备用花苗,一旦花卉被风雨损坏,2小时内就能补植更换,确保“花海”始终“颜值在线。
一线坚守:城管人的“辛苦指数”换居民的“幸福指数”
这满街的“红”与“彩”的背后,藏着城管人的日夜坚守。绿化养护队的杜师傅,连续三天凌晨5点就到公园,蹲在花境旁用湿度仪测土壤水分,“这花跟孩子似的,湿度低于60%就蔫,得盯着”;亮化组的程工,为赶在9月25日前检修完所有亮化,连续一周工作到凌晨,眼镜片上沾了灰也顾不上擦,“夜里凉,但看到居民路过时笑着指灯带,就觉得值”。
截至9月25日,经开区双节氛围营造已完成95%,只剩部分社区口袋公园的小景观还在微调。接下来,经开区还会持续打磨细节,养护队会根据天气调整浇水频次,安装组会定期检查国旗是否歪斜。待到双节当天,居民漫步街头时,既能看到五星红旗迎风展,也能闻着花香赏明月——这份“有温度、有情怀”的节日氛围,正是经开区给辖区居民最实在的节日礼物。
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周彤 侯珂 文/图
编辑:王洋
统筹:张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