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黄金周为重塑节假日消费新体验提供了契机。假日消费说到底是服务消费。当消费者对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就成为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和满足新需求的关键。在国内旅游人数稳步提升,人均消费屡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满足“特种兵旅游”、疗愈旅游、夜间旅游、候鸟旅居等假日市场新需求,考验各地根据社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升级旅游产品供给的能力与水平。
为期8天的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即将到来,各地纷纷推出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亲子游乐、夜间文旅等优质产品,精彩纷呈的非遗展销、国潮市集等也将陆续上演。29000场文旅活动、超过4.8亿元的消费补贴将充分释放这个超级黄金周领衔的第四季度经济活力。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作为带动供给、带动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假日消费包括旅游、休闲和娱乐等多种形式,涉及商品、餐饮、旅游服务、文化娱乐、传统民俗活动和新型数字化消费等多个领域,具有消费集中性、需求多样性、类型多元化、文化融合性、产业关联性和经济带动性等特点,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上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假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各级市场主体持续升级消费模式、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质量,除传统的出行、餐饮、酒店住宿之外,民宿民俗、文创产品、出行装备等假日消费也明显增长。节假日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进行旅游、购物、餐饮等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频次。这使得节假日成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在消费需求迭代升级的当下,假日消费能够迅速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带动多个产业协同发展。
中秋国庆假期是全年文旅消费最旺的节点之一。2024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如果同按6%的增速估算,今年另外又多一天的假期,国庆旅游人数预计将超过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500亿元左右。
充分释放超级黄金周消费潜力,各地做足了文章。比如,北京就将以“京彩秋韵双节同庆”为主题,整合美景、美食、美宿等资源,打造游园赏叶、长城登高、村咖骑游等8个京郊微度假主题场景,推出非遗体验、文博消费等24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比如,四川将首次推出“最美川西景观道”自驾消费大礼包,针对省内外自驾318国道旅游的消费者,发放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在内的10万张消费券。再比如,“旅行婚礼首选目的地·情定云南”系列活动将推出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旅行婚礼目的地,召唤更多恋人来云南开启幸福人生。创新供给、优化服务、跨界融合,逐渐成为激活节假日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抓手。
超级黄金周为重塑节假日消费新体验提供了契机。假日消费说到底是服务消费。当消费者对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就成为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和满足新需求的关键。在国内旅游人数稳步提升,人均消费屡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满足“特种兵旅游”、疗愈旅游、夜间旅游、候鸟旅居等假日市场新需求,考验各地根据社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升级旅游产品供给的能力与水平。
与此同时,超级黄金周也为检验各地数字化成果提供了契机。数字消费能够拓展新的消费场景,激发出消费潜力。目前,各地在实践领域已经做了诸多数字消费场景的创新,很多地方积极提升文化遗产和特色景区的数字化应用水平,针对特色景点和文化遗产搭建数字云平台,虚拟景区、旅游直播、沉浸式场馆、超高清全景视频等数字文旅产品不断涌现。数字消费内容精彩与否,渠道顺畅与否,环境良好与否,这个为期8天的超级黄金周无疑提供了集中检验的窗口。我们期待,在双节氛围烘托下,文旅消费能够借助科技成果,更精准地对接消费者对高品质体验的需求,从而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超级黄金周推动的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当假日消费不再是单纯拼流量,而是依托“文旅生态”对消费者形成综合吸引力,双节的烟火气必将更加浓郁。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李洪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