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西贝总部向门店下发通知,不再向顾客开放后厨参观。
9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致电西贝客服热线,接线人员表示,从9月14日起这一规定已在各地门店执行,但是否长期实施目前还没有确定。
西贝客服表示,取消参观并不是因为食品安全监管,而是为了避免参观和采访打扰厨房工作,保证门店正常运转和顾客用餐。
客服表示,目前,西贝仍通过明档的形式展示后厨,顾客可以透过透明玻璃看到厨师操作,但不能进入后厨。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兼顾服务效率和顾客体验,后续是否会恢复开放暂未有明确安排。
9月11日晚间,贾国龙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中表示,12日开始,西贝全国370家店全部开放,厨房、原料、工艺都向大众透明。任何人都可以到西贝任何一家门店的厨房参观,只是需要申请并佩戴防护工具,员工会带领参观,想看任何一道菜都可以。
不过,近期后厨开放探访似乎为西贝带来了更多舆论压力。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称西贝厨房探访是大型翻车现场,让顾客看到不少原料与菜品为预制的包装冻品,与大众认知中的菜品新鲜有一定差异。
2024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不过截至目前,该标准尚未正式发布实施。征求意见指出,本标准适用于预制菜的生产和经营,不适用于主食类食品、净菜类食品、即食类食品和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大众对预制菜概念的普遍认知,与前述“征求意见稿”中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
近期,预制菜风波持续重创西贝。从9月10日发布首条微博吐槽西贝以来,罗永浩近期频繁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发布和转载关于预制菜以及与西贝相关的表态。9月12日晚间,罗永浩还针对西贝和预制菜话题开启直播,据报道开播1分钟在线人数就突破10万。
9月13日,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罗永浩炮轰西贝以及预制菜事件,是西贝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机。西贝营业额下降,客流断崖式减少,“昨天(9月11日)和前天(9月10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今天(9月12日)我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
贾国龙在前述采访中强调,西贝有预制工艺,但没有预制菜。谈及预制工艺,贾国龙指出,很难说哪家餐厅没有预制工艺,做任何一道菜都需要预制。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比如把毛菜预制成净菜,也是预制。
贾国龙认为,消费者对预制菜有很多误解,觉得预制菜是洪水猛兽,是黑科技、狠活儿,有很多添加剂。其实很多预制菜反而一点添加剂都不用,尤其防腐剂。
目前,罗永浩在微博上的置顶内容是,“再次重申立场(以免被讹传和误解),第一我不反对预制菜,在某些情况下,我甚至会主动选择预制菜,比如图省事儿,赶时间,没胃口时对付一下等等。第二,既然预制菜合法,餐馆当然有权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值得注意的是,罗永浩在9月13日晚间发布微博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感谢大家的关心。”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高畅韵
二审:李记波
三审:王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