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环保理念在幼儿心中扎根,助力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近日,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联合辖区幼儿园精心策划了“金秋送爽齐分类,环保同行不后退”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活动以秋日为底色,用趣味互动解锁环保知识,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种下绿色生活的种子。
在善思源幼儿园,老师们巧妙结合季节特色,将收集的落叶、食用过的果壳等秋日常见废弃物融入教学课件,让抽象的垃圾分类知识变得贴近生活。环卫专业化公司提前准备迷你分类垃圾桶模型,一边展示道具,一边演示投放,让孩子通过视觉、触觉感知分类逻辑。“枫叶宝宝”归入厨余垃圾桶、“旧书本精灵”找到可回收物家园,各种“童趣名称”牢牢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苹果核吃完该扔哪里呀?”“旧玩具能变成新东西吗?”孩子们有的说“苹果核会烂掉,要放绿色桶”,有的分享“妈妈说旧玩具能捐给需要的小朋友”,稚嫩的回答与热烈的讨论,让课堂成为充满童趣的环保小课堂。
随后,各班开展的实践游戏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在“垃圾分类”挑战区,孩子们手持印有牛奶盒、废电池、落叶等图案的卡片,认真对照垃圾桶上的标识,准确将卡片投入对应桶内。当看到自己成功“送垃圾回家”,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在户外环节中,老师带领孩子们漫步园区,一起捡拾散落的落叶与杂物,现场讲解如何区分不同垃圾并正确投放,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巩固所学,将垃圾分类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活动尾声,老师为在游戏中表现突出的“垃圾分类小达人”颁发了定制小贴纸。拿到贴纸的孩子们格外兴奋,纷纷表示:“以后我要每天给垃圾分好类,还要教爸爸妈妈一起做,让我们的家、我们的幼儿园都更干净!”
此次活动,以趣味化、生活化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环保教育的局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轻松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担当,更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方式,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传递到更多家庭,为共建清洁美丽的家园注入了充满童真的温暖力量。
记者 谢鹏飞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