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磨盘压碎了八千个春秋
粟米的碎屑在晨光里闪烁
像未熄的星子 落在
双洎河褶皱的衣襟上
陶窑的烟还没散尽
小口尖底瓶盛着半河月光
乳钉纹在陶壁上发芽
长成后世龙鳞的雏形
有人在河滩拾起蚕茧
指尖缠着天青色的丝
那丝抽成银河的经纬
织出北斗的轮廓 ——
七颗星 正对应着
陶片上尚未破译的刻符
红曲霉在陶罐里醒着
把野粟酿成最初的酒
祭祀的篝火舔着夜空
有人举着石器 模仿星轨
划出农耕文明的第一道年轮
后来 这些石质的晨昏
这些陶土的呼吸
这些丝线缠绕的光阴
都汇入一个名字的血脉
当轩辕氏的旗帜掠过具茨山
石磨盘早已化作大地的骨骼
而那双揉捏陶土的手
正握着指南车的方向盘
碾碎蛮荒
所有的起源都藏在泥土深处
裴李岗的陶片在博物馆里沉默
却在每粒小米的基因里
在丝绸划过皮肤的触感里
在龙图腾舒展的褶皱里
轻轻叩问:
你还记得 第一捧粟米的温度吗?
(作者 刘倩倩 郑州市黄帝文化研究中心 中级职称)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