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记者从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获悉,当前我市夏玉米已进入灌浆至乳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花生处于饱果成熟期,秋作物总体长势良好。
此前,9月3日至5日我市出现的明显降水过程,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不仅为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的后续生长发育和籽粒灌浆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即将到来的冬小麦播种储备了良好的土壤水分。
然而,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测,9月10日至12日我市将再次迎来明显降雨天气,其中11日预计有大到暴雨。此次降雨虽能进一步补充水分,但也潜藏多重风险:一是可能导致田间积水,造成玉米等秋作物根系缺氧甚至腐烂;二是若伴随大风,将大幅增加植株倒伏概率;三是高湿环境易引发病虫害滋生蔓延,对作物生长构成威胁。
针对此次降雨可能带来的影响,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杨科给出应对建议:在生产中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严防涝渍危害,保障作物根系正常呼吸;拥有滴灌条件的种植户,可在排水后通过滴灌设备及时补充因降雨流失的肥料;抓住晴雨间隙,结合“一喷多促”措施,喷施杀虫杀菌剂、叶面肥和调节剂,助力玉米等秋作物稳健生长、提升灌浆质量,最终实现单产提升。
(正观新闻记者 赵冬)
编辑:胡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