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荥阳市京城路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创新打造“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建强组织堡垒、凝聚党员力量、链接服务资源,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街道治理各环节,让文明新风浸润群众生活,推动辖区精神文明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党建+阵地建设 筑牢文明“主阵地”
街道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将精神文明元素融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在狼窝刘村、曹李村、冯寨村等各行政村打造“文明长廊”,通过图文展板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内容,让居民在休闲散步中潜移默化接受文明熏陶。同时,街道依托党组织力量整合辖区学校、企业、文化场馆等资源,建立“文明实践共建单位”,实现阵地共用、资源共享。
党建+队伍引领 激活文明“红细胞”
街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文明先锋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队伍,推动党员带头践行文明行为、参与文明创建。开展“党员亮身份、文明作表率”行动,组织党员在移风易俗、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带头示范,带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针对辖区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定期开展 “一对一” 帮扶,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帮扶特殊群体500余人次。此外,街道还通过群众评选的方式,评选“文明标兵”“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活动,并在辖区公示宣传,以典型力量激发群众文明自觉。
党建+品牌活动 唱响文明 “主旋律”
街道结合群众需求,以党组织为纽带,打造系列文明品牌活动,让精神文明建设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党员带领居民包粽子、做月饼、写春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道德模范故事会”“文明讲堂”“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等活动,邀请辖区道德模范、优秀党员分享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围绕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双提升”工作,开展“清洁家园”“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活动,今年累计组织党员群众参与环境整治40余次,清理卫生死角多处,辖区文明形象显著提升。
下一步,京城路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党建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以党建 “红”引领文明“靓”,推动文明建设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与文明素养,为建设文明和谐街道注入更强动力。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李益
统筹:张改华
编辑:李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