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社区上门调解,不然咱邻里间的疙瘩还解不开。”近日,惠济区刘寨街道兴南社区裕华美林小区的熊女士,握着社区调解员的手连声道谢——这场因“养花漏水”引发的邻里矛盾,在上门“唠家常”中顺利化解。
楼上漏水、噪声扰民……这些看似琐碎的邻里纠纷,其实最影响居家过日子。兴南社区没再守着传统调解室等居民上门,而是引导巾帼志愿者、民调员和网格员,把“调解桌”搬到居民家里,用拉家常的方式化解矛盾。就像前段时间的这场纠纷:杨先生在楼上养了不少花,下雨天没在家,花盆里的泥土顺着雨水流到一楼熊女士家,还冲坏了熊女士家的油烟机。熊女士要求赔偿,两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社区接到反映后,调解员第一时间上门听双方“倒苦水”。“杨哥,您养花是好事,就是得注意别影响楼下邻居”“熊姐,咱也先消消气,咱一起想办法解决……”调解员一边稳定双方情绪,一边从法律角度讲清权责,像家人一样帮着分析问题。最终,杨先生愿意承担部分油烟机维修费,两人握手言和。
参与调解的居民都觉得这种上门“唠家常”的方式特别好。如今,兴南社区靠这招实现“小事不出家门,矛盾就地化解”,既解了邻里疙瘩,也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距离。
记者 张国庆 通讯员 金梦丽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