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收听音频
▲摄影 张凌康
凡事没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半称心,不是妥协,而是与岁月和解的智慧,如同枝头初绽的花,未及全盛,却已足够动人。
常听人说,凡事不必苛求圆满。如同月亮的阴晴圆缺,缺憾本身便是另一种完整。若将一颗心全然托付给完美,反倒失了呼吸的余地。那些未竟的念想、未达的远方,恰似留白的宣纸,让思绪得以舒展。半称心不是妥协,而是与生活达成一种温柔的默契,在耕耘时竭尽全力,在收获时坦然接纳所有可能。
尽意与欢喜,原是生命最轻盈的注脚。若将日子比作一方素绢,我们执笔时总想勾勒圆满,却忘了留白处的风雅。生活的真谛便是:不必苛求十分,六分耕耘,三分随缘,剩下一分留给意外与惊喜。
尽意之人,如竹。地下数载的蛰伏,只为破土时那一瞬的挺拔;枝叶看似疏淡,却自有其铮铮骨节。生活从不会辜负真诚的奔赴,哪怕结果未必如初愿。若能将每一步都走得郑重,便已是对光阴最深的敬意。所谓尽意,不过是让灵魂保持舒展的姿态,既不负己心,亦不违天命。
欢喜如瓷,胎骨是细密的努力,釉色是淡泊的接纳。曾有人问,为何看山久了,山便不再是山?只因执念太深,反而蒙蔽了初见时的清澈。若将心绪比作流水,文字便是河床,既要容得下激荡,也要托得住静默。
失败了一切归零,失望了爱恨随意。归零不是遗忘,而是将往事酿成月光,照得亮前路,却不刺眼。尽力二字,常被误解为耗尽所有。殊不知真正的尽力,是知进退的清醒。有时停顿比前行更需要勇气,如同夜雨敲窗时,沉默比倾诉更接近心声。若把生活比作一首诗,标点与文字同样重要,逗号是喘息,句号是成全,省略号则是留给未来的温柔伏笔。
光愈亮处,影愈深。生命的丰盈,正在于这明暗的交错。没有深夜的沉寂,便不懂晨光的珍贵;未经离别的萧索,难体会重逢的颤栗。悲欣如同四季轮转,每一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韵致。若能将悲欢视作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便能在风雨中窥见彩虹的雏形。
愿你如云,聚散随心,去留无意。在晴空时舒展,在阴翳时沉淀;既能化作甘霖润物,亦敢凝作霜雪砺心。一切尽意,是放下权衡的洒脱;满心欢喜,是读懂生活后的莞尔。当风吹皱一池春水,愿你的眉梢眼角,皆染上这世间最澄澈的光亮。
愿你如溪,遇山则绕,遇渊则跃;若终究不能奔涌成河,便做一泓静水,倒映云卷云舒。毕竟,半称心的智慧,不在少,而在恰如其分,如同春天未必要姹紫嫣红,一抹新绿,便够余生反刍。
(来源 百草园书店微信公众号 AI主播 制作 王宜谦)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