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浪翻滚,暑气蒸腾,你有没有特别想清凉一夏?
这个周六起,一场舌尖的狂欢与夏夜的消遣,就要在家门口上演。
7月26日-8月24日,整整一个月的2025郑州暑期促消费活动等你赴约!
这是一场以文旅美食为媒的“双城记”。
见“郑”美好,“青”凉一夏。7月18日晚,在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上,郑州文旅剧目《武映嵩山》惊艳亮相,向青岛市民及全国游客递出了“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城市名片。
如今,麦芽香裹着海风直接空降郑州,四大会场内,非遗小吃的醇厚与夏日的晚风一起感受,味蕾的碰撞融合,与演艺、文旅、商贸共同编织出烟火郑州图景。
这是一次对“体验感”的深度挖掘。
龙湖金融岛
金融岛的现代时尚、阜民里的国潮新生、绿博园的多元狂欢、CCD的文化融合,四大会场各有侧重却又互相呼应,让不同的需求各得其所。
阜民里
300多场剧场演出、街头表演犹如流动的艺术,打破了传统演绎的边界,交响乐在金融岛的夜色中流淌,怀旧乐章在阜民里的砖墙间回荡,艺术不再高居殿堂,而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这种由政府主导、全民共享的模式,将点燃夜经济的活力。
龙湖金融岛
这是一次夏日盛宴,又远不止于一场盛宴。
郑州和青岛“山海相逢”,两地携手推出旅游专列与精品线路,串联起嵩山云涌与碧海蓝天,这种跨区域的资源共享,是对消费圈的扩容,当郑州的游客漫步于青岛海滩,青岛的朋友登上嵩山的峻岭,两座城市的消费市场无疑就形成了互补与共振。
双城联动的烟火气里,还藏着郑州这座内陆城市拥抱海洋,向开放要活力的城市态度。郑州向海图强,并不是真的要逐波踏浪,而是以“无海”之姿辟新途。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豫鲁合作,在数字经济时代焕发新生,青岛原浆3小时就能直达郑州餐桌,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青岛港的远洋货轮与郑州中欧班列的汽笛声交响共鸣,我们看到了更智慧的“向海”路径,不沿边不靠海的地理局限悄然打破。
当然,向海图强的底色,终究是民生温度。这个夏天,海风入豫,吹起的不仅是消暑的清凉,更是郑州的强劲动能;暮色下的郑州街头,杯盏交错间,每一次畅谈交心,都是文化与文化的共生。
海风已至,豫韵正扬,这场“青”凉一夏的盛宴,证明城市发展的密码,藏在彼此的优势和开放的胸怀中。
山海虽远,心手相牵,便能书写“弄潮”新篇。脚下这座城市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告诉我们,消费的活力,永远藏在对需求的真诚回应里。
编辑:左海涛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