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校运会的间隙,护具撞在小腿上的闷响混着粗哑的嘶吼,把人的目光拽了过去。少散2~18队的备战区,两个小小的身影浸在夕阳的余光里。橙红的光洒在小麦色的皮肤上,把略显瘦弱的身子映得结实了些。

场边对练正酣。红衣孩子攻势不停,拳脚带风;蓝衣孩子守得密不透风,步步稳当。两人之间只反复响着两个字:“再来。”左侧的年轻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心头肉。眉尖缠着点心疼,眼底却盛着满溢的骄傲。

“我原本不想来的,想在招待所等他比完再过来。”她望着夕阳里淌汗的儿子,笑了,“是他非要我来,说一定要让我看见他在赛场上的样子,看他夺冠。”

她从未看过赛场上孩子的身影——怕他疼,怕他伤,怕他输,怕那些和他有关的、细碎又沉重的担忧。可他偏盼着赛场边有母亲的身影,盼着她的鼓励,盼着她的喝彩,盼着赛后能扑进她怀里一起笑。

“你一定要来。”

“我一定会来。”

“我一定要赢。”

“你一定会赢。”

夜色漫上来时,孩子往赛场走,舒活筋骨,蓄势待发;母亲早站在擂台下,五指攥紧,指节发白。擂鼓一响,空气都绷紧了,母亲的心也揪了起来。

“他起初是不愿来塔沟的,天天喊苦喊累。”傍晚时母亲望着孩子的背影,笑意里掺着点感慨,“当母亲的哪能不心疼?后来我要接他走,他反倒不肯了。说在这里能学到真东西,是外头学校学不来的。”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暮色里的母亲还说不清。孩子说,到晚上你就明白了。

比赛结束的哨声落了,孩子朝母亲跑,母亲迎着他张开手臂。

孩子呀,别掉眼泪。输赢已不重要,你早向母亲证明了——那份拼劲,那份胆气。

母亲呀,也别抹泪。成长路上哪能没荆棘?你瞧,他奔向赛场的勇,他日夜磨出的技,不都清清楚楚地在那儿吗?

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冯威锋 文/图


编辑:王洋
统筹:赵青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