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郑州图书馆承办的两项重点文化展览——《典籍里的郑州——郑州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展》与《何以诗圣——杜甫诗歌艺术展》在郑州图书馆正式开幕。两展并置,诗书共举,为广大市民读者呈现一场融通古今、赓续文脉的文化体验。

简单而紧凑的开幕式通过诗歌朗诵、文化短片、致辞发言等环节,将仪式感与文化感巧妙融合,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现场还举行了“首张古籍雕版拓印”与“诗意书画卷轴展示”两项启动仪式,寓意“双展”从书页与诗句中生发,走入当代表达与公众认知。

《典籍里的郑州》:纸上有声,典籍如灯

作为郑州图书馆多年来典藏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典籍里的郑州》以馆藏古籍为原点,通过图志、志书等文献资料,系统梳理郑州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历史坐标。展览共设四大单元,囊括“旧志寻踪”“建置沿革”“民情风俗”“传承有序”等专题,遴选数十种珍贵古籍,钩沉文献旧藏,展现城市文脉,凸显地方记忆。

此次展览的启动仪式以“首张古籍雕版拓印”形式展开,所拓雕版为明正统十二年(1447)内府刻本《书集传》中的《历象授时之图》,彰显古人“敬授民时”理念,也象征郑州作为历法文化与典籍重镇的重要地位。

《何以诗圣》:沉浸体验,再见杜甫

《何以诗圣——杜甫诗歌艺术展》则以杜甫波澜壮阔的生命轨迹为线索,设置“少年志气”“长安风云”“安史流亡”“江舟北望”等八大篇章,辅以镜面装置、诗句投影、AI图像、雕塑飞书等多元手段,打造沉浸式诗意空间。展览融合文学、历史与艺术表达,在重塑杜甫形象的同时,引导观众思考杜甫何以为“诗圣”。

展览启动时,现场展开一幅特别创作的书画卷轴——《诗圣千年墨韵卷》,卷中汇集杜诗经典意境图,并由单占生、冯杰、钟海涛、刘运来四位文化名家题写诗句与书法,为展览增添浓墨重彩,彰显传统与当代的艺术对话。

公益讲座与延伸活动:构建文化郑州多元场景

展览之外,还举办了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程韬光主讲的《杜甫:黄河文化的深沉歌者》公益讲座,程教授从杜甫生平出发,挖掘其诗歌与黄河文明的深层联系,吸引众多读者现场聆听与线上参与;与此同时,现场还设置了“河洛剪纸”非遗体验与儿童舞台剧演绎等互动环节,读者在亲手创作与沉浸表演中,感受杜诗意境与传统技艺的深度融合,让文化在“可感、可亲、可参与”中鲜活起来。

两项展览自7月23日起在郑州图书馆西三楼、西四楼展厅长期展出,展览期间还将陆续推出讲解导览、互动体验、手作工坊、主题书单等配套文化服务。

本次“双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郑州市持续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重地”的有益尝试。通过古籍与诗歌的双重维度,展览不仅唤起市民对历史文化的深度认知,也让传统之光照亮当代生活,为“文化郑州”注入新的活力与想象力。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