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墙砖属于历史遗迹,商家为何能公然在电商平台售卖?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有电商平台商家以每块95元的价格售卖古城墙砖。商品详情页显示,截至7月22日13时,已有超百人购买并评价。店铺客服表示,这些老城墙砖采集自临汾当地,是在当地修复前采集的。
对此,客服回应称,将上报此事,一旦查实将会对商品进行下架或对店铺进行关停。随后,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将立即上报并核实此事。
图源:经视直播
所附图片显示,古城墙断垣处青砖散落,内部夯土外露,看着实在让人心疼。
古城墙砖,见证了朝代更迭,经历了风雨洗礼,承载着先辈智慧和岁月痕迹,怎能被当成商品摆在电商平台上待价而沽?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法律的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采集、倒卖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为国家所有。然而,总有别有用心之人为了利益,不惜触碰法律红线。试想,要是商家能随意售卖古城墙砖,那历史遗迹会被破坏到什么程度?
电商平台的监管缺位,同样值得追问。作为交易场所,本应筑牢审核防线,为何“古城墙砖”能通过关键词审核?为何要等反馈后才启动调查?若只盯着交易额,而失守法律道德底线,势必会得不偿失。
更需要调查清楚的是,商家售卖古城墙砖是真是假?若为假,商家拿仿冒文物当古董卖,属欺诈消费者;若为真,那么就要追究,商家是如何进行采集的?是谁允许采集的?采集了多少?除了古城墙砖,是否还采集、售卖其他文物?种种问题,都需要当地通过调查来回答。
目前,平台和文旅局都表态要核实,但这只是起点。不管商家售卖的城墙砖是真是假,都得给公众交代——假则严惩欺诈,真则追根溯源、追回文物、追究责任。
文物保护容不得“口头重视”。既然古城墙是历史遗产,就应得到等级匹配的重视和保护,在维护投入、管理安全、教育宣传等方方面面上,做到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守护好历史遗迹,就是守护民族的根与魂,别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毕竟,少一块砖,历史就多一道裂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左海涛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