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巴掌大小的遥控器,居然可以轻松打开单位、小区、学校、停车场的道闸?据央视新闻报道,在网络购物平台,一种叫“万能遥控器”的产品公开销售,有的商家销量甚至达到20万只。记者拿遥控器测试多家小区大门和停车场,发现大部分都能抬杆成功,甚至能开启学校大门。 

▲记者用“万能遥控器”打开了门口道闸。图/央视报道截图

新京报:“万能遥控器”戳破安全底线

近些年来,网上有不少店铺在售卖开启空调、电视等家电的“万能遥控器”,客观而言,这些产品也确实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与开启自家空调、电视不同,滥用“万能遥控器”开启抬杆、道闸,已不再是私域内的事情,而关涉公共安全。

每一个“道闸”、每一道“门禁”,都意味着一份安全的保障。一旦可以随便“遥控”,信手“破防”,孩子们、居民们的安全又该如何保障?能够随意抬杆的“万能遥控器”,已经成为触动公民利益、公共安全的潜在隐患,决不能听任其戳破安全底线。

羊城晚报:遥控器的“万能”暴露管理的“失能”

道闸虽小,却是安全的一道防线,不仅守护着居民的起居安宁、单位的财物安全,更承载着社会对规则秩序的基本信赖。一个小小的遥控器,撬动的是整个社会对“安全管理”的信任根基。

遥控器的“万能”,恰恰暴露了管理的“失能”。许多小区、停车场为图省事,仍在用老旧固定频率道闸,从未更新加密技术。保安将遥控器随意摆放,甚至转借他人,让频率复制变得易如反掌。类似的甩锅式管理,本身就是对安全的漠视。

北京日报: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守土有责”

为什么此类涉嫌违法的产品能公然在网络购物平台上售卖?对买卖双方可能出现的不法交易,平台是没有看见,还是不以为意?谁在制作“万能遥控器”?购买者是否存在不法行为?

“万能遥控器”的制造、售卖、使用,不能是笔糊涂账。对“给自家配钥匙”使用的遥控器,监管部门应对设备生产方提出要求,制定遥控器标准,限定遥控范围,压缩安全风险。对于网购平台上种类繁多的“万能遥控器”,平台要担起监督之责,把好入口关,给明显涉嫌违法的商家“关道闸”,也提醒其他商家别拿“万能遥控器”作为营销噱头。市场监管等部门也应以电商平台为线索,排查是否存在非法制售以及非法使用的情况。

从道闸的加密升级,到监管的无缝衔接,再到每个人对规则的敬畏,唯有把漏洞堵在前面,才能让“出入平安”从纸面落到实处。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左海涛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