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牧羊曲》的笛音,穿透青岛金沙滩啤酒城的璀璨灯火,头戴斗笠的侠客腾跃而起,棍影如林间骤起的松涛——7月18日,郑州文旅剧目《武映嵩山》,在第三十五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的舞台上留下惊鸿一瞥。
节目以中岳嵩山为背景,构建起一幅流动的武侠山水长卷。峰峦叠翠、竹影婆娑间,头戴斗笠的古装侠客列阵而出,手中长棍破风疾旋,力道刚猛,身法飘逸,腾挪闪转间尽展中华武术的雄浑气魄。棍风未歇,翠色山峦中,“牧羊女”翩然登台,执鞭起舞,刚柔相济,诠释着和谐包容的东方哲思。编排更匠心融入臂弯行走、高空抛人等立体化高难度特技,生动演绎武侠世界的飞腾意境,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叹与热烈掌声。
这场跨越700公里的文化奔赴,如同一枚剔透的棱镜,清晰折射出黄海潮声与天地之中的深度共鸣。这不仅是青岛与郑州两地的文化握手,更是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摄影 徐宗福
豫鲁两地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齐鲁与中原的对话,深植于文明的基因,这是根脉深处的千年和鸣。
孔子周游的车辙曾深深碾过郑韩故城的黄土,五岳嵩山的巍峨坚韧与胶东半岛的闯海气魄,共同熔铸着民族的精神底色。当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欢腾节拍,应和着禅武功夫的刚柔并济,豫剧《花木兰》的铿锵唱段,激荡在黄海之滨。泰山与嵩山隔空守望,儒家礼乐与禅武艺术交融辉映,共同诠释着中华文明那多元一体、生生不息的格局。
近几年,黄河国家战略全面推进,沿黄各省区锚定定位、精准发力,悄然重塑区域经济的肌理。豫鲁等9省共建自贸试验区联盟,系列改革举措如同精巧的齿轮破除壁垒,构建起高效流通的通道。其中,“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让豫鲁合作再启新程的同时,积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豫鲁深化合作“向海图强”,培育新的增长点。
摄影 徐宗福
产业的纽带在黄河沿岸日益紧密。河南粮食、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发达,需要便捷的出海口;山东工业基础雄厚,且拥有优良的海港与便利的内河航运,河南地区80%的集装箱进出口业务都在山东港口完成;郑州航空港相当比例的国际货物,经由山东口岸通达全球。2024年,两省在山东聊城召开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打破行政壁垒,无声诉说着两省市场的深度融合。
政策协同催生消费新场景
《武映嵩山》在青岛啤酒节舞台的亮相,恰是区域市场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政策的协同催生出新的消费场景。青岛的滨海消夏与郑州“天地之中”的文化避暑,形成季节的互补闭环。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引导国际游客沿着“青岛-郑州-洛阳”的路线深入中原。
济郑高铁全线贯通一年来,累计发送旅客达1096.2万人次,这一数字不仅印证了豫鲁两省间交通效率的显著提升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密,更成为两地资源互动、客源互送的有力见证。这种联通效应正深度融入区域合作:豫鲁正探索文旅消费一卡通机制,让山东游客登嵩山、河南居民游崂山享受到切实便利,区域市场的无形藩篱在实践中被淡化;企业的互动同样活跃,浪潮集团与河南科技馆共建智慧平台,海信智慧家居体验馆落地郑州。市场要素在创新驱动下自然流动。
青岛北至郑州东跨省环线列车2025年1月5日开行
统一大市场下的时代脉动
当功夫武者的棍影舞动青岛的夜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的交融,更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下,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发展思路的现实映照。青岛港的远洋巨轮载着“郑州制造”驶向全球,嵩山脚下的超算中心处理着来自胶东半岛的海洋数据——区域协同,已从蓝图逐渐转化为发展的内在逻辑。
《武映嵩山》演出是“携手青岛·见‘郑’美好”2025郑州文旅(青岛)系列推介活动的隆重开场。该系列活动还包括郑州文旅(青岛)专场推介会、两地文旅企业座谈会,以及在青岛地标开展的联动快闪活动。
郑东新区金融岛“落日音乐会”现场(资料图片)
管城区阜民里街区碰撞古今新活力(资料图片)
在19日晚的推介会上,还将重磅发布“见‘郑’美好 清凉消暑季——2025郑州暑期促消费活动”,该活动将于7月26日至8月24日在郑州四大特色会场——郑东新区金融岛、管城区阜民里街区、郑州绿博园景区和中原区中央文化区CPark举行。届时,将以诚意满满的旅游礼遇,为游客带来沉浸式、多元化的夏日消费新体验,为青岛及全国游客打造夏日畅游郑州的绝佳方案。
郑州绿博园景区“绿博之夜”活动现场(资料图片)
中原区中央文化区CPark天庭潮音活动现场(资料图)
这场跨越山河的“双城记”,揭示了省域间新的发展路径。如同《武映嵩山》中蕴含的刚柔相济的智慧——青岛的开放活力与郑州的文化底蕴,恰似黄海潮涌与嵩岳凌云,在中国经济的大循环中,共同塑造着黄河沿岸新的发展合力。当金沙滩的灯火映照着“有功夫,来郑州”的邀约旗帜,我们感受到的,是统一大市场破除藩篱、激发活力的时代脉动,在黄海之滨与中原大地间清晰可辨。
《郑州日报》截图
(正观新闻记者 梁宸瑜)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