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4月,郑州二里冈一片商代牛肋骨刻辞一经发现,便在学术界激起千层浪。这片看似普通的牛肋骨不仅是郑州首次发现的甲骨文,更是安阳殷墟之外商代甲骨文的“破土首秀”。然而,由于出土时地层信息的缺失,这片牛肋骨刻辞的身份扑朔迷离,成为一道横跨商代考古、甲骨学、历史学的“千年谜题”。72年来,学者们围绕这片刻辞出土、时代、称名、释文、“乇”与商都“亳”等诸多学术谜题不断求索。
商文化编年显示这片刻辞属于商代早期二里冈文化遗物,早于安阳殷墟晚商文化甲骨文,是商代甲骨文之源。然而,这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刻辞原件,在发现后的数十年间一度下落不明,成为一个“学术迷案”。如今,经过学者们长达数十年的追寻,这片珍贵的牛肋骨刻辞终得重现,这既是对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的特别献礼,更是一场跨越3600年的文明对话。
1952年二里冈发现的牛肋骨如何改写了商王朝的文字史?牛肋骨上的寥寥数字如何引发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它又如何证明郑州商城在商朝史上的独特地位?
7月12日上午9:30——11:30,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维明先生将以“商代甲骨文溯源——郑州二里冈出土商代牛肋骨刻辞探秘”为题,带领大家亲历这场跨越72年的学术探秘。
嘉宾介绍
李维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曾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中国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成果主要有《考古学家邹衡》《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豫南及邻境地区青铜文化》《郑州青铜文化研究》《从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存与先商文化的异同看其性质归属》《再议东下冯类型》《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发掘简报》《河南固始平寨古城遗址发掘简报》《河南新密曲梁遗址发掘报告》《郑州出土商代牛肋骨卜辞新识》《夏年新证》《亳辨》《乇辨》《郑州出土战国陶釜陶文初识》《“夏”字形探源》等著作和学术文章百余篇。
时间地点
7月12日(星期六)
9:30——11:30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一楼报告厅
参与方式
1、首先关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服务号。

2、扫描以下二维码按照规则进行讲座预约,预约成功的观众请当日提前由游客预约通道核验身份证入馆。

温馨提示:请先关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微信公众号预约进馆哦!如无关注,可能会导致活动当天无法入馆!
(来源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