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收听音频
完成借调任务,我离开那个机关大院时,赶上青子老师调换办公室,我便主动帮她搬东西。
她门后的角落里,有不少花土、花肥和两个大花盆。花盆里的花已经干枯很久了。
当时我正着迷养花,特别缺花土,就问青子老师,能不能分一些给我。
青子爽快地说:“你也喜欢养花啊?你需要的话,都可以拿走。”
我说:“那怎样行啊。这些花土、花肥一看就是很好的,你留着继续用呗,我要一点就行。”
青子说:“我们这个工作,平时在机关忙得焦头烂额。有任务了,一出去起码两个月。我原来是挺喜欢养花的,但每次刚把花养成,就被派出去了,等回来的时候,花就死了。”
我说:“可以拿回家养啊。”
青子说:“家里添了宝宝,养娃是第一位的。养花,太奢侈了。”
她看了看两个大花盆里干死的花,和堆在一旁装在塑料袋里的花土和玻璃瓶里的花肥,目光里有点复杂。
最后,她幽幽地说:“你能用得上,都拿走吧。真的,养花真的挺好的。而我,已经退出园艺界了。”
青子老师最后的话里有点努力调侃的成分,但我却听出了一丝忧伤。
她所在的单位非常令人羡慕,但她和单位同事所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辛苦,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感谢青子老师,那两个大花盆太重,实在不好拿。花土和花肥我都拿回家了。
现在我阳台上有十几盆大大小小的以绿植为主的花卉,那些花土和花肥很起作用。
每当阳光灿烂的时候,我把可以晒的花儿们依次端到防盗网的隔板上,看那些绿油油的枝叶迎风轻轻摇曳,生机勃勃的姿态,甚至能感受那种一点一点向上的力量,心情也变得大好。
回到单位后,养花改变了我很多,不怨天尤人,而是坦然接受一切。
相信青子老师也会越来越好,因为喜欢养花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等到身边条件允许,相信她一定会“重返园艺界”。
面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每个人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即使你未必愿意接受,但也身不由己。即使你很小的愿望,也未必能够实现。那么,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总是被裹挟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降低期望值,接受我不能做到的,欣赏我已经做到的。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在《我允许》中写道:
“我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
我允许,事情是如此地开始,如此地发展,如此地结局。
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来,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
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种可能,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
是的,世事无常,接纳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接纳一切发生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
人生是用来体验的,而非用来演绎完美的。接受自己灰暗的部分,因为有灰暗的存在,才让闪光更加珍贵。
允许遗憾、愚蠢、丑恶、虚伪,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脆弱,允许付出没有回报。
卸下坚硬而沉重的外壳,从一堵墙变成一扇窗。
允许万事万物穿过,让晚熟的自己,逐渐变成一个柔软、放松、舒展的人。
(作者 张翼飞 AI主播 制作 王宜谦)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