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立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加强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索河街道广场社区聚焦老旧小区治理难点,以“小支点”撬动“大民生”,通过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培育典型示范力量,让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变“有人治”,从“旧面貌”焕“新颜值”。
以小撬大,激活自治“卡点”。针对社区“老旧小区”环境“卫生维护难”“公共事务群众参与度低”等诸多问题,创新推出“社区配工具、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自治平台,此项“微举措”如把“金钥匙”,撬开了老旧小区积极参与楼院卫生环境治理的“热心”,越来越多的居民从“袖手看”变为“动手干”,并积极主动认领楼院清洁、绿化养护服务区,让老旧小区的卫生差的难题瞬间变成“自家事自家管”的主人翁和“当家人”。
“银发”领新风,点亮共治“火炬”。退休党员王富京夫妇6年如一日坚守民政小区卫生环境维护,每日凌晨5点,夫妻俩清扫主干道的身影是小区最美“晨影”。“路干净了,心也美啦!”居民对他们二人的付出赞叹不已。在他俩的带动下,小区“卫生守护队”自然组成,更多的小区“热心”居民加入进来,楼院环境“卫生自治”模式发挥作用,小区党员带领的“志愿红”成为小区楼院“特色风景”。退休老老干部杨全柱在老干部局家属院开启“银发先锋”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党员和老同志组成了“护绿植小组”,日常修枝剪叶、浇花护树除草清路,用“绣花功夫”扮靓小区家园。居民赞叹地说:“杨书记领着我们伺花弄草陶冶情操,又活动筋骨奉献自我,这服务健康又快乐!”简单的话,却涌动着基层老旧小区治理“内生力”。
“微力”汇“大量”,共筑幸福家园。微光虽小,但汇之成河。社区老旧小区治理的“画卷”里,有善举,也有温暖。蓝盾坊小区蔡老师、商户志愿者李军伟为组长组建的“军姐志愿队”、退休老干部禹天喜坚守辖区公益服务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私奉献,守护家园。
“小变”显“情怀”,基层治理“有温度”。如今的广场社区每个老旧小区清晨有自治“交响曲”,傍晚有精神矍铄“侍花弄草”的老者,居民进出小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和谐、优雅、幸福小区生活背后是社区党组织默默倾注心血和关爱的结果,是居民爱社区、爱生活的生动体现。彰显了基层老旧小区治理的“力度”,显化出幸福小区生活的“温度”。
索河街道老旧小区环境治理工作,从各个小区的“卫生守护队”到“银发”服务队,再到“军姐志愿队”,他们诠释着“社区是我家,美好靠大家”的朴素理念。他们如微星泛光,照亮老旧小区自治发展之路。
老旧小区虽“老”,但索河街道善于开拓治理“新”思路,将辖区老旧小区居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持续“微优化”和“微治理”,扎扎实实地持续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持续不断提升索河街道辖区老旧小区居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乔昭君
统筹:陈静
编辑:陶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