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寒碜”的政府大院在网络上引发关注。照片中,象山县的政府大门显得简陋狭小,与现今常见的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5月15日,宣传部一工作人员表示,门面虽旧,但房屋一直能用,也没有漏水等问题,可以满足正常的办公标准,院内还有一个省级保护文物“淳熙井”。(5月16日红星新闻)

保留“寒碜”的面貌,并非财力不足。在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象山县位居第53位,成功入选“2024 年中小城市优秀案例”。其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2.99亿元,财政总收入116.4亿元,这样的经济实力,完全有能力建造气派的政府大楼。但象山县选择让老旧建筑继续发挥作用,那侧面说明,是将资金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

反观一些地方,热衷于建造豪华的政府大楼。这些大楼往往耗费巨资,大门宽敞,楼内装饰奢华;有的地方甚至为了建楼,背负沉重债务,导致民生项目资金被挤压。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让政府大楼沦为民众眼中的“面子工程”。

象山自唐朝设县以来,县衙(县府)大院历经战乱和天灾,位置却从未变动,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大院内建于南宋的“淳熙井”,旧称“县署井”,井口直径一米,深约七米,井体石砌,沙底,保存完好,原建石井栏上“淳熙三年重阳日建”八字清晰可认,还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样的历史底蕴,是许多新建豪华大院所无法比拟的。

象山县政府大院的实用风,体现的是一种务实的执政理念。把钱花在刀刃上,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先让老旧小区改造、医院扩建、公园步道修建等民生工程,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群众关心的并非政府大楼是否气派,而是生活是否便利、幸福指数是否提高。

在城市建设中,政府形象的塑造不应依赖于豪华的建筑,而应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实效上,象山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点。这种实用风,不仅接地气,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践行,值得其他地方学习与借鉴。

(原题为《宁波象山县政府大院“门面寒碜”引关注,实用风更接地气》 来源 极目新闻)


编辑:任思凝
二审:陈若松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